当务之急是禁止恶意再融资行为
(2012-05-30 07:41:38)
在美国上市公司中,很少进行再融资,如微软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一家科技巨头,就从来没有进行过再融资,纵观国内上市公司,尤其是银行股,动不动就再融资,从以前的配股为主到今天的定增,再融资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沉重的打击市场的人气,其中尤以平安保险对市场造成的打击为最大。
郭主席多次强调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具有罕见的投资者价值”,上交所也遥相呼应,蓝筹股市盈率处在历史的低位,极具投资价值,但市场反映并不强烈,呼喊动员了半天,但从K线图可以清楚的看见,买进的投资者是处于亏损状态,郭主席寄予厚望的ETF资金,几天时间就亏损了十多亿元。从交通银行走势就可知道蓝筹股不待人见的原因了。在公布以A+H股的方式,以每股4.55元的价格定向发行融资566亿元后,尽管交通银行发布公告说再融资方案得到投资者高度认可,但股价一连几天跌幅位居银行股的前列,充分说明大股东是满口胡说八道,实在睁眼说瞎话,投资者对其再融资是十分厌恶。无休无止的再融资是对价值投资最大的伤害,投资者投资蓝筹股是为了得到比较好的现金分红,而不是为了被不断的圈钱盘剥,既然郭主席要鼓励价值投资,但不切断蓝筹股的再融资,价值投资就是一种奢谈,一座空中楼阁。
平安屡次再融资风波也充分说明市场对再融资的担忧和无奈,
2008年1月21日,平安保险公布公告发行12亿A股和和412亿可转债,股市应声大跌,平安保险更是以跌停报收,此后股市连连下跌。 2月24日,证监会公布<深化改革和监管 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文件中,证监会对中国平安、浦发银行(600000。SH)、大秦铁路(600106。SH)等近日爆出的一系列再融资行为首次正式发表看法。文件强调,“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
2008年2月26日,中国平安A股一扫往日阴霾,跳高6.15%以69.40元高开,后虽随股指振荡下行,但尾盘依旧收于68.04元,上涨4.07%。受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众多金融蓝筹股价复苏的提振,积弱多日的大盘也在26日翻红,其中,上证综指上扬45.65点,收报4238.18点。
2011年1月6日,市场传闻平安欲再融资500亿元,平安股价大跌4.14%,2011年9月底,市场再次传闻平安再融资,平安股价一连两天暴跌,市值损失大约350亿元。可见再融资对市场的伤害是何其大也!
从总的数据来看,再融资还猛过与IPO,2010年,IPO347家融资4900亿元,再融资3510亿元,截止2011年12月22日,IPO融资227家,融资2700亿元,再融资177家,融资3500亿元,仅深发展再融资就高达290亿元,是中国水电IPO的2倍多。最离谱的是庞大集团刚刚IPO才几个月,又提出募资数百亿元,居然还得到管理层的批准,但业绩是大降,股价也是大跌。
从上可见,再融资不仅对再融资股票的走势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对大盘的走势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应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
中国上市公司为什么热衷再融资,首先大股东持股成本很低,就先大规模的分红套现,钱不够了,就到资本场再要,其次是盲目的扩张,像银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大规模的放贷,资本金不够了,就到资本市场再融资,反正每次都能如愿,不要白不要,圈到自己口袋就是自己有能力,哪管投资者亏不亏,骂不骂,其三拿到资金后胡乱花,花完了,再开口向市场要,庞大集团就是最典型。
要约束资本权贵任意圈钱的恶习,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应该赋予中小投资者证更多的话语权,监会应该明确规定,再融资方案要采用分类表决制进行网上投票,以避免大股东利用自己持股优势,操纵投票,对再融资方案需要需要50%以上公众投资者投票通过才行,
资本市场已经失血很严重,再不能让这些贪得无厌的资本权贵肆无忌惮的圈钱了,尤其是证监会更要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大局出发,从严控制再融资,证监会应旗帜鲜明的亮明态度,再融资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