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看了一部清朝的电视剧,说雍正帝是改诏后当上皇帝的,这有点不靠谱。
康熙帝原来是“传位十四子”的,雍正与隆科多勾结改成“传位于四子”,按照清朝惯例,皇帝圣旨要用满汉两种文字写成,我虽然不懂满文,但这无法改写是肯定的。
1722年11月17日,宣读的圣旨是由满文写成的,没有汉字版本,为此还有御史上奏参劾。
即使使用汉文书写,按照清朝惯例,称各位皇子时,一定要有“皇”子,如“皇长子”,皇四子“,皇十四子”等等,如果把“十”改为“于”子,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根本不符合清朝惯例。再者清朝使用的是繁体字,“于”要写成“於”,根本无法将“十”子更改成“於”子,可能是编剧为了情节曲折吸引观众而随意编造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