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警示,证券市场上存在的炒新、炒小、炒差现象非常严重,不仅使股价结构不合理,而且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以
国海证券为代表的券商股近来得到市场的热潮,成为维系人气的代表板块,是股指稳定不至于暴跌的有生力量。不知券商股是属于新股,小盘股还是绩差股。
由于股市持续低迷,管理层“思涨”心切,券商股的上扬带来了股指的稳定,是管理层所乐见的。但他们是否属于恶炒的呢?
以国海证券为例,今日收盘27.58元,对应市盈率是260.6,11年的利润比10年大幅减少83.46%,实际上该公司预计12年一季度收益大概在9分钱左右,山西证券的市盈率是110.7倍,光大证券是126.55倍,东北证券11年是亏损的。这算不算是炒差呢。难道他们权重大,能稳定指数,就可以另眼相看吗?实施不同标准吗?
小盘股中也有市盈率很低的品种,如金正大14.98倍,新和成12倍,闰土股份12倍,等中小盘股市盈率已经降到10多倍和近20倍的很多,同100多倍的券商股比,简直是绩优股的代表了。还需警示吗?
时下,证监会正推动新一轮的价值投资理念,解决市场恶炒的现象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郭树清主席在武汉和广东调研时就说,要遏制市场的三炒现象,其中一点就是恶炒绩差股,面对市盈率如此之高的券商股,难道不是典型的恶炒绩差股吗?这难道不是顶风作案吗?郭主席还说过40,50倍市盈率的股票大都会成为有毒的金融资产,券商股是有毒的金融资产吗?笔者不敢妄下定语。
券商股的恶炒,肯定不是普通投资者所为,是手握大资金的人所为,以国海证券为例,每天的换手率都高达20%以上,难道这里面没有对到拉高的成分在内。对到拉高股价是我国证券法所不允许的,在郭主席屡次倡导打击内幕交易的时候,怎么不见对其进行查处呢?是视而不见,还是别有隐情?万一查处,股指大幅下滑就很难堪呢?一个市场怎么能有两种标准。对权重股的查处更能杀猴给鸡看,更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之所以炒了这个炒那个,在于监管者往往视而不见,恶炒资金往往就有恃无恐。再者他们往往与公司的高管串通一气,形成一条利益链条,加上处罚的力度太小,不足以震慑。监管者唯有加强日常交易的监管一旦发现苗头就立即查处,决不姑息,同时加大处罚的力度,让他们倾家荡产,牢底坐穿,谁还敢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