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时代父母的教育智慧

(2012-06-18 23:45:47)
标签:

亲子教养

人际关系

儿童心理

育儿

分类: 陪孩子阅读绘本

小的时候,我们都读过黑羊白羊过桥的故事。


河的这一端有一只黑羊要过桥,河的另一端有一只白羊也要过桥,黑羊白羊在桥中央相遇,彼此挡住了对方的去路,谁也过不了桥。接下来的发展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黑羊白羊都坚持自己要先过桥,要另一方退回桥头、让出路来,成全自己。互不相让的结果是黑羊白羊大打出手,扭打着一起滚下河去,两败俱伤。另一个结局是黑羊白羊相互礼让,有一方不怕麻烦的退回桥头,成全对方先过桥,自己随后再过桥,皆大欢喜。

 

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民风纯朴,家家户户鸡犬相闻,人情味浓厚,即使是不识的路人,也还是心怀善意,以礼相待。大人们总是在讲完黑羊白羊的故事后,期勉孩子要效法相互礼让的那一组好羊,必要时,牺牲自己一些权益也无妨,退一步海阔天空。


后来,我们这一代当了父母。当我们再讲起黑羊白羊过桥的故事时,虽然还是赞扬礼让的美德,但同时也不免要面对身处自我意识高涨时代的孩子提问的:「为什么是我要让?不是对方让?都已经走到桥中央了,再退回去很麻烦呢!而且,不只是退一步而已,要退好几步呢!」

 

谁该退让?愈来愈担心自己的孩子过于软弱、缺乏竞争力的家长,或许还要再考虑到「这是个事事都要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时代,一再的教孩子退让,会不会终至令孩子失了竞争力?」

 

我们小的时候那个美好的纯朴的有点傻气的时代,那些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的孩子们,已然随风飘逝。新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气氛,令一个简单的黑羊白羊过桥的故事跟着起了变化。当孩子提问:「为何让的是我?」时,我们是选择依循传统的答案告诉孩子:「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就是占便宜。」然后在孩子想更进一步讨论人我的权益份际时,斥责孩子自私;或者是我们选择告诉孩子故事后,倾听这些与我们不同世代的孩子的看法,分享自己的观念也听听孩子或许与我们不同的选择,然后讨论、辩证。我们一旦做出了选择、反应,便是为自己选择了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最不愿听闻、甚至可以说是令我最不以为然的是听到父母说:「我们小时候还不是这样?我们还不是长大了?现在的孩子真是如何如何……(通常这如何如何都带有贬抑的成份)」不考虑不同世代所处的环境氛围差异,只想省事的以一套千古不变的教育教条框住孩子的自由思维,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负责任也欠缺时代感,亲子之间纷纷扰扰的争执不断,恐怕已是命定。

当别人跟我意见相左、立场不同时,除了可以互不相让的争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或者忍气吞声、委屈求全,还有没有其他选项呢?黑羊白羊过桥,除了你争我夺、双双坠河,或者一方牺牲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我最近出版的小书【一定要谁让谁吗?】,提供的第三种可能。故事里要过桥的是一个巨人和一只熊,如黑羊白羊一般,他们在桥中央僵持着,一开始双方都希望对方退让,当然,谁也不让谁。巨人和熊都是巨大的、有力量的,这两个互相抗衡的脚色比黑羊白羊更具张力,也更贴近现代的孩子形象(现代的孩子比我们那个年代更有自己的主见,这也意味着他们更具力量)。两个很有力量的脚色大可以比蛮力定输赢,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不让,未必会两败俱伤。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巨人和熊沉思。「我们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巨人说。

左思右想,讨价还价,协商沟通。

「我想到了!」巨人突然大喊。他往前走近熊一步。

「我抱着你,你抱着我,这样我们两个都可以转身到另外一边,也不会掉下去。」

「赞成。」熊说。

于是,紧紧的抱在一起,一小步一小步慢慢的移动,好像是在跳舞。他们每移动一步,就往自己要去的方向前进一点。终于,熊和巨人都到达了他们要去的那一头。

「谢谢你。」巨人说。

「也谢谢你。」熊回答。

熊和巨人友善的互相挥手说再见,然后继续前进。

这是黑羊白羊的现代版,更契合时代意义、更具时代感的新版结局──巨人和熊过桥。一定要谁让谁吗?那可不一定!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的人,每天每天都在过与不及间犹疑徘徊、在仿效传统或独立创新间挣扎不定,如何在分寸拿捏间精准掌握,培养出自己作为新时代父母的教育智慧,可能比我们只是一心想着如何让孩子听话、考高分更重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