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改技术动作

标签:
力量训练力量举深蹲卧推硬拉技术健身 |
分类: PTW:力量举技术 |
原文作者: Izzy (@PowerliftingToWin)
原文地址: http://www.powerliftingtowin.com/change-your-lifting-technique/
译者:滕达 (@力量营)
翻译已经原作者许可,版权属原作者所有,站外转载需经译者许可。
如何改技术
想从高杠换到低杠深蹲?想试一下从未用过的相扑硬拉?对力量举技术的更改或尝试是一个较为宽泛的问题,严格来说它需要更为个体细致的观察。不过,仍有几个通用指导原则可供大家参考。
一个较为夸张的高杠(左)vs.低杠(右)深蹲对比
在我的经验中,任何较大的技术更改逃不过以下两种情况:1)新技术非常“自然”,效果立竿见影2)新技术没那么“自然”,实际表现立马下降。
一语中的有没有?
“自然”的新技术
让我们说明一下第一种情况。如果某个新技术非常“顺手”、“自然”,而且立马使你的项目变强,那你可真是走运了!你可能直接发现了一个更高效、更适合你身体杠杆的技术。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练习新技术时将计划重量回调10%左右,这个做法的意图其实挺好。不过,如果该技术立马使你如鱼得水,我的建议是练至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动作不会变型的重量。
举个例子。我第一次试宽站距深蹲和宽握距卧推时直接打破了我5次组训练组记录,我的本意是做90%5RM,但结果直接提升了9-10kg。当时在热身时就觉得十分给力,动作还保持得很稳定,找不到任何保守的理由。
“不自然”的新技术
当然了,新技术也有尴尬碰壁的情况:你已习惯的运动模式和新技术格格不入。一般来说,训练经验越长的人越容易发生这种情况,毕竟根深蒂固习惯很难更改。
比如,我就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将相扑硬拉练过传统硬拉,当时两者的差距仅有15-20kg。
如果你也碰上了“不自然”的这一款,请务必回调10-20%的重量。两个原因:1)不减压根举不起来,2)在感觉“不自然”的情况,技术动作十有八九是变形的。
改变需要时间
如果新技术没有立竿见影,千万别灰心丧气。过程中的磕磕绊绊很正常,只要你足够努力且耐心,变强是必然的。
再拿硬拉举例。为了使我的相扑超越传统,我曾用整整4个月的时间专攻相扑,传统一点都不碰。在这期间我真心想过放弃,但最终天道酬勤。

原作者Izzy相扑硬拉
全力以赴vs. 循序渐进
我认为,如果你真的想好好更改技术,那就得用一整个训练周期全身心投入。
你可以将新技术作为辅助项,或者与原来的技术五五开做主项,这些都有一定效果;但我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专攻“新欢”不顾“旧爱”,整个周期只做新技术。道理很简单:你需要排除一切“旧爱”带来的干扰,忘掉旧的提示、技巧及心理暗示。否则两者可能混为一潭、不尴不尬、两败俱伤。
更改技术本身就非易事,循序渐进虽然听起来稳妥但适得其反。举个例子,假设你每周只蹲两次,高杠是你的现用技术,现在你打算高、低杠每周各一次来练习低杠。这样的情况下,你的进度要比全力以赴的人整整慢了一倍。不仅如此,我认为最终转换的成功率都会大大降低。
何时更改
我在上文已经提及:你需要用一整个训练周期来练习新技术。因此,除非新技术的效果立竿见影,否则千万别在比赛前更改。新技术很可能会降低你的比赛成绩,尽管这不是技术本身问题,但你的心态肯定也会坏掉,并且随后产生抵触。所以对竞技力量举选手来说,我只建议在初入非赛季且近期无比赛的时间段内更改技术。
如果你相对来说还是个新手,或者一定时间段内无比赛安排,那基本可以随时更换。新手从定义上来说就是可以不断打破记录的,更换技术的唯一风险是干扰打破记录的节奏。如果你在现用新手计划中顺风顺水、势不可挡,那我还是建议你等到“风平浪静”时再做出更改。除此之外,想啥时换就啥时换吧,反正也没比赛,不如“早换早超生”。
结语
总而言之,一切技术更改的终极目标是使自己变得更强。如果你找到了一个更为“自然”的技术,那就把握住机会,大胆增重。如果你想练习的技术并“不自然”,那你就得找准方法,慢工出细活。记住,无论如何千万别过早放弃,时间会检验一切,给你带来新的极限记录。
更多力量举技术动作教学,请看PTW:力量举技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