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2016-08-06 13:17:29)
标签:

力量举

健身

力量训练

力量营

运动

分类: PTW:力量举技术

http://s16.sinaimg.cn/mw690/002UeXgPzy73EXbmgft1f&690

原文作者Izzy (@PowerliftingToWin)

原文地址powerliftingtowin.com/powerlifting-technique-how-to-squat/

译者:滕达 (@力量营)

翻译已经原作者许可,版权属原作者所有,站外转载需经译者许可。

 

力量举深蹲技术


本文涉及的很多生物力学准则都来自马克·瑞比托的《力量训练基础》。虽然此书并非针对力量举,但它包含了300多页的可应用于力量举的机械学分析。我强烈建议你购买一本自行学习。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们阐述了力量举技术的科学准则:为了保证发力效率,杠铃必须于足心上竖直运动。

 

在第二篇文章中,我们着重于深蹲的机械原理,确定了宽站距低杠深蹲是最适合力量举的方式。宽站距低杠深蹲使我们减少运动幅度,强调更壮硕有力的身后肌肉链,而不是股四头肌;此外,它还帮助我们调控力杠杆,使深蹲更为简单。如果在阅读本文前你还没看过第二篇文章,我强烈建议你现在就去。

 

如何进入低杠位置

 

对高杠深蹲来说,我们只需将杠铃杆放置于斜方肌顶部即可。但低杠深蹲并非如此,它要求我们将杠铃杆放置于三角肌后束。为了高效进入此位置,我建议一个“钻”的方法:

1)手握杠铃杆

2)将身体置于杠铃杆前侧,然后向上挺立,直至三角肌后束于杠铃杆上方。

3)收紧肩胛骨,并开始用背部靠着杠铃慢慢向上“钻”

4)直到杠铃杆“锁死”,这就是完美的低杠位置。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屡屡奏效的完美低杠位置。

 

握距

 

现在你肯定很纠结,在第一步时你的双手该怎么放?答案很简单:握得越窄越好。握得越窄,上背部肌肉就越紧,上背部肌肉越紧,杠铃位置就越安全。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杠铃置于上背部肌肉形成的搁板上。注意对比上背的紧度。

 

如果你灵活性不足,无法握窄,最好的一个拉伸动作是肩部舒展(shoulder dislocations):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说明一下:如果某个握距会导致肩部疼痛,那就是太窄了。选择握距的前提是不会造成异常反应,我们不想造成肩部撞击综合症,也不想让胳膊承受太多重量。

 

护腕的正确使用方式,本文不加详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打算使用曲腕式握杠,那护腕就是必须的,否则手腕会承受部分重量,从而导致肌腱炎。若你不想穿戴护腕,就稍稍放宽你的握距,直到可以伸直手腕。

 

如果你有一定训练经验,那你一定听说过虚握,一种手指不完全包裹住杠铃杆的握法。对于曲腕式握法,我建议全握(手指完全包裹),好让你的双手攥紧杠铃杆,从而帮助全身紧绷。而直腕式握法的话,我建议虚握。因为直腕全握会导致深蹲时手腕受压而自动弯曲。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直腕,虚握(左)vs. 曲腕,全握(右)。

 

站距

 

至此,我们还没有将杠铃移出架子,因为我们得先讨论站距。如果在此之前你不知如何下脚,那就麻烦大了。在背负重量的情况下调整位置非常困难,不如先知先觉。

 

决定站距的主要因素,是下蹲所能达到的深度(前提是无痛感)。而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不同的人体结构,可能导致股骨和髋臼对接方式的不同。说句人话,就是每个人的骨头长得不一样。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两对不同的股骨和髋臼。


注意两个不同的股骨头角度。还有两个髋臼窝,一个指向底面,一个指向你。这些角度正是影响你深蹲技术的因素。你无法改变你的身体构造,你只能努力以适合它的方式训练。

 

近来,在力量举圈子中风靡灵活性训练。大体来说这是好事。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不是所有运动模式的问题都跟灵活性有关。有些人就是单纯因为身体构造,而不能以某种站距深蹲,你可能也是这样。如果你感觉宽站距深蹲时股骨有碰撞,那就将站距缩短到症状消失为止,如此而已。如果你的身体结构不适宜宽姿深蹲,就算你一天24做灵活性训练也没用。

 

如果你被髋关节疼痛困扰,我建议在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放宽蹲姿。你可以尝试不同站距的深蹲,并用手机分别录下,在训练结束后花些时间琢磨一番。选出一个无痛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宽站距,并以此为准进行以后的训练。

 

而另一些人呢,决定你们站距的方式也很相似。你得从侧面(比赛时裁判也是从这个角度判定你下蹲的深度)录下大量自己的深蹲训练。从普通站距试起,每组将站距放宽3-6厘米。直到某个宽度让你无法蹲至规定深度,再稍调近几厘米,你就会有一个全新的宽站距深蹲。

 

左起:窄,普通,和宽站距的对比: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你可以发现,对我来说使用较宽的站距很难达到深度,但重量超过140kg时我就可以。我通常在穿戴护膝护腕并用monolift深蹲架时才会使用这样的宽站距。对于一般的深蹲,我会用中间的站距。请参照这些图片的角度来给自己拍摄,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的站距。

 

一个提醒:参加IPF联盟比赛的选手,请确保你的站距能让你深蹲至低于水平3-6厘米。在IPF里,刚低过水平位置的深度是不够的,你的深度必须有说服力。另外,决定站距时要上一些重量,因为重量会将你压至较深的位置。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深蹲至底部时,臀部能低于水平位置。在此前提下,你蹲的越浅,能蹲起的重量越大。相对较浅的深蹲,既减少运动幅度又能优化杠杆作用。我们得遵守规则,运用规则,用上述方法反复练习,直到不暇思索就能蹲至最佳深度。

 

脚尖指向角度

 

在你定下站距前,你的脚尖指向角度也十分重要。正确的深蹲姿势中,你的膝盖必须保持和脚尖一条直线。否则你的韧带会有损伤的危险。

 

此外,再复习下为何宽站距如此管用:因为它促进了股骨外旋。如果你只是站的较宽,但双腿内扣,那就无法减少任何力臂。为了减少臀膝间的水平间距,请保持膝盖向外打开!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左:错误;右:正确,保持膝盖打开。

 

站距越宽,脚尖指向就该越向外。宽站距,45度左右;普通站距,30度;窄站距,15度。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选择能促使你膝盖打开的脚尖指向角度。

 

千万别纠结于具体数字,关键在于你能否保持膝盖打开,并和脚尖在一条直线。如果不能,就将脚再外旋一点。如果办不到,那说明你的灵活性不足以支持宽站距。你需要放窄站距,并锻炼内收肌的柔韧性(你大腿内侧的肌肉)。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这是我最喜欢的提升内收肌柔韧性的拉伸动作。

 

移出杠铃

 

现在我们已经搞定了杠铃位置以及站距,剩下的就是将杠铃移出支架,并准备深蹲。至于移出杠铃的步伐,唯一的要点就是高效、不浪费力气,所以我们得尽可能少地迈步子。

 

具体迈几步取决于你的站距: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很多人都忽略了移出杠铃的技术,但现实是:如果你草率了事,它会影响你的深蹲重量。是,重量较轻时你可以比较随意,但若重量达到极限的90%以上,任何多余的一小步不仅会浪费力气,还会使稳定功能肌疲劳,直接影响你的深蹲成绩。这就是为何人们使用monolift深蹲架时表现更佳,因为它省力,不用移步。因此我们有必要打磨移步的技术,即使在空杆热身时,也不忘强化整个流程。

 

准备深蹲

 

当你将重量完全移出后,你就该准备开始深蹲了。

 

在力量举中,最常听见的教学提示就是“全身绷紧”。如果你能理解它的真谛,那它绝对是是最好的提示之一。但如果你不理解,那你就使劲绷紧全身肌肉直至面目狰狞,然后保持全程如此。

 

首先,总的来说,身体紧绷度归结于你呼吸的方式。在举大重量前,你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大吸一口气并屏在体内。这样可以给你的核心肌群增压并稳定你的脊柱。

 

你的运动链(kinetic chain)越放松,力的传导就越低效。打个比方,你用绳子拖某个重物,在物体移动前,绳索会先被抻直并紧绷,然后你的发力才能作用于物体并产生位移。

 

如果深蹲时你的腰腹等其他肌群处于松懈状态,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因此我们必须事先保证全身肌肉紧绷,避免实际发力时浪费力气。

 

以下是我个人在深蹲时保持紧绷的方法:

1)审视并确保脚放对位置

2)向上挺胸,让背部达到伸展状态

3)双手向下拉拽杠铃杆,收紧背阔肌

4)最大口吸气,屏住

5)将头部摆正

6)下蹲!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深蹲技术:下蹲速度

 

已经准备好深蹲了?

 

如果你按部就班,那剩下仍需讨论的就不多了,大部分决定深蹲成功与否的要素都发生在开始下蹲前。但是,我还得更着重说说两个技术性问题:下蹲速度和臀部驱动。

 

很多人常有的一个疑问就是该以如何的速度完成深蹲。答案其实很简单:你需要在不丢失任何身体紧绷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下蹲。然而很多人断章取义,以为得下蹲如闪电。事实是,若让重量/身体自由下落,你多少会牺牲一些紧度。

 

在保持身体紧绷度的情况下,下蹲得越快,在深蹲到底部时得到的弹回效应就越强,这种效应叫“牵张反射”。当你负重以离心收缩进行动作时(受力降下重量),肌肉会被拉伸到超出正常范围,紧接着,一旦向心收缩(发力举起重量)开始,肌肉会由于先前的拉伸,而强烈地条件反射式地收缩。想象一下你做垂直弹跳,屈膝后立马发力跳得高,还是屈膝后停滞几秒后跳得高?前者更高的原因就是由于相关肌群的牵张反射。

 

我们得利用这种牵张反射效应,但不能为了速度而放松身体。记住,肌肉系统的环环紧绷是高效力传导的必要条件。下蹲得过快会导致身体松懈而无法顶住重量。

 

重申:在保持最大身体紧绷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下蹲。这需要一定练习,所以去练吧。

 

深蹲技术:臀部/髋关节驱动

 

让我再提醒你一遍为何我们采用低杠深蹲:我们要强调身后肌肉链的运用。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深蹲建议:用胸口引导(“领起”)重量,但其实这会导致你的膝、髋关节前移,最终使膝关节杠杆臂增长,髋关节杠杆臂缩短。它完全违背了我们当初采用低杠位的目的。

 

在深蹲底部准备蹲起时,你应该用臀部驱动,而不是通过胸口引导重量。记住,臀驱并不意味着可以任由胸口下塌,你的背部角度应始终保持不变。胸口引导重量会改变你背角,使其更为竖立;而用臀部引导,你就能更多调动身后肌链并保持背角不变。

 

下图中,上方展示了错误的蹲起方式,下方则是正确的。记住用臀部引导重量,而不是胸部: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注意观察用胸部引导重量会导致向前屈膝。


常见深蹲姿势错误


其实,几乎所有常见的深蹲错误都是由于不遵循上述要点而导致的。下面的几组图中,左侧为错误案例,右则为纠正方案。


错误 #1:驼背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提示:挺胸!

 

提示:挺胸!

 

错误 #2:深蹲底部时重心于足心前侧(附身前倾)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提示:挺胸!

 

提示:挺胸(注意不是用胸引导)!


错误 #3:膝盖内扣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提示:膝盖外展(打开)!

 

提示:膝盖外展(打开)!


错误 #4:胸部引导重量


3.如何力量举式深蹲

提示:臀部驱动!


提示:臀部驱动!


错误 #5:下蹲过慢


如果你深蹲时过于紧张,导致下蹲速度过慢,你就得减轻重量。因为这不仅削减了牵张反射效应,还易造成头部位置错误。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量,慢慢进展。

提示:快下快上!


继续前进

 

好了,以上就是Powerlifing To Win 为你带来的深蹲技术。

 

如果你觉得本文内容迷人有趣,甚至让你神魂颠倒,那我确定你一定会喜欢马克·瑞比托的《力量训练基础》。《力量训练基础》是我目所能及唯一一本通过生物动力学和经典物理分析举重的书籍。如果你还没读过,那就赶紧的。

 

四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卧推的机械学原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