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保养与常见疾病——胆结石

标签:
健康肝脏疾病医生 |
分类: 杂志精选 |
刘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精于微创、腹腔镜手术,每年完成700~800例手术,现已完成近万例腹腔镜胆囊和胆道手术。特长是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和代谢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是胆系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和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胆结石疼痛的特点是什么?
有些肝病由胆结石引起。胆结石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在餐后,尤其是吃了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后,右上腹出现疼痛,时重时轻,阵发性加剧,有时会向肩部放射。
一般这种疼痛会持续一个多小时,大部分病人可以自己缓解,但如果下次不注意还会复发,这就是阵发性胆绞痛。这是因为,胆囊在胆道系统里起到仓库或中转站的作用,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到胆囊里,在其中储存、浓缩。
人在用餐后,食物通过胃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胆囊收缩,胆囊将大量胆汁排入肠道里帮助消化食物,如果胆囊内有结石,在收缩过程中就会堵在出口处造成梗阻,就会出现疼痛。不典型胆结石的症状与慢性胃病的一些表现,如消化不良、腹胀、打嗝等十分类似,容易混淆。就诊时如果不做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很难区分。
什么是无症状的胆结石?
所谓无症状的胆结石,就是指患者从来没有出现过典型或不典型的胆结石症状,这类人群往往对自己有胆石病毫无自觉,而是通过体检B超等途径偶然了解的。
这类人的胆结石常大于1厘米,不容易被胆囊收缩时挤下去,卡在胆囊颈管上形成梗阻,因此不易疼痛。建议这类患者要定期观察,饮食上加以注意,改善生活习惯。高龄的无症状胆结石患者最好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以免胆结石后期发作,引起其他并发症,丧失彻底治疗的机会。
胆结石患者需要切胆吗?
在胆结石治疗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现在也有个别医院进行保胆取石手术,不需切除胆囊,但这一方法问题很大,主要是胆石复发率几乎达到100%。
目前,胆石的形成原因尚不清楚。有说法认为胆囊就是胆石形成的温床,慢性感染、胆汁淤滞、胆囊收缩、浓缩功能障碍等导致了结石的产生,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类病人的胆汁本身属于成石性胆汁,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所以即使施行了保胆取石手术,胆囊中的成分、环境等都没有改变,那么3~4年后就可能重新形成结石,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胆结石不宜吃什么食物?
据统计,国内患胆结石的人群约占全国人口的10%左右,城市人口中患胆结石的占15%。如果明确发现胆结石了,要及时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饭菜以清淡为主,尽量少油,每次吃七八成饱即可,以免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引发胆绞痛。
远离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内脏、西式糕点以及煎炸食物,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蔬菜水果。
链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专业
单位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专业致力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基础研究,率先提出和应用“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控制出血效果好,复发出血率低,术后肝脏功能损害轻。微创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形成了特色。
目前超过95%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通过腹腔镜完成,病人术后第1~2天内出院,超过90%的胆总管结石手术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完成,避免了开腹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颈管胆道探查取石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专家介绍:
从左至右:李健(医师)、许元弟(原肝胆外科主任)、刘军(主任医师)
后一篇:肝脏的保养与常见疾病——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