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保养与常见疾病——肝硬化
标签:
肝脏疾病健康医生 |
分类: 杂志精选 |
李捍卫:
解放军三○二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中华医学会感染学会北京感染学分会委员,全军微血管病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周二下午(特需门诊)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一般概括为“9+1”,即九大因素再加上一个非酒精性脂肪肝。对于中国人来讲,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是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接下来是酒精性肝病,此外还有药物性、免疫性、血管性、遗传代谢性、寄生虫等因素引起的。
目前中国的肝硬化患者中约60%是病毒性肝硬化,其中乙肝病毒在中国携带率最高,一般从乙肝发展到肝硬化,要经历三四十年;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在部分地区患病率较高。国人常以饮酒为媒介来交往,长期大量饮酒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病,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而中青年压力太大,经常熬夜、饮食无度、作息不规律对肝脏的损害也很大。
早期肝硬化应该如何发现?
肝脏被人称为“沉默器官”,只需五分之一的功能就可以维持人的正常生活。因此,肝脏疾病具有隐匿性,早期不容易被发现。现在大部分的早期肝硬化都是通过健康查体发现的,比如肝功能抽血化验、肝脏B超等。
当肝硬化进入失代偿阶段,肝功能出现明显减退后,影响到全身器官,出现腹水、出血、昏迷、乏力、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才容易被发现。
建议正常人群在45岁之前一年做一次体检,45岁后最好半年查体一次,肝炎患者要密切随访,3至6个月检查一次。肝硬化在早期阶段是可逆的,通过抗病毒治疗,有20%到30%的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得到了逆转。
肝硬化腹水患者,生活上要注意哪些?
肝硬化腹水标志着肝硬化进入终末期,是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大肝硬化指标的集中体现。
这部分病人已力不从心,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了,所以坚决要注意休息,及时住院来调整。肝脏器官的再生能力比较强,经过临床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是可以转为代偿期的。
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营养,选择食物要遵循“三高一低”原则,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因为门静脉高压会出血,注意不能吃太过粗糙的东西,也不能吃的过饱,尤其是晚上,否则食物堆积在胃里形成胃酸,会腐蚀曲张的静脉。
另外,肝硬化之后会出现水钠潴留,所以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不要喝太多水。饭后要躺床,不要走动,因为这时候大部分血液在消化道,肝脏缺血。
肝脏器官在夜晚工作时更加努力,要把一天全身积累的有毒物质代谢掉,所以千万不能熬夜,我们讲“睡好子午觉,对肝肾都好”,凌晨0点到3点和中午12点到14点的睡眠是一定要保证的。另外,肝脏是个情绪器官,患者有异常情绪时,要学会及时交流和疏泄自己的情绪。
链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
单位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病房设有床位50张,并拥有设备先进的内窥镜检查治疗室。中心设有李捍卫主任医师、金波副主任医师、韩军副主任医师、吴勤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21诊室普通门诊。通过从门诊、诊查到住院治疗的一条龙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该中心对各种病因导致的肝硬化、肝硬化晚期及其并发症如胸、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有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集中收治肝硬化患者,并进行了长期、系统的专项研究,可以显著减少肝硬化活动性,阻止疾病进展,纠正肝硬化引起的慢性肝衰竭,有效预防和诊治并发症,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改善生存质量。特别是近年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镜下止血及预防出血积累了大量经验;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专家介绍
从左到右:张文辉(代理副主任)李捍卫(主任,主任医师)孟繁平(副主任医师)
前一篇:肝脏的保养与常见疾病——胆结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