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达人叮咛 ◆:化妆品使用过敏,问题并不只是化妆品。
必须同步由两个方向去思考: 一是"物",化妆品的问题。 二是"人",使用者的问题。
因使用化妆品而导致的过敏,有以下几个情况。
1活性成分浓度太高。 活性成分浓度偏低的产品,不适现象自然少。所以,很多的过敏情况是发生在高活性保养品的使用上。一般平价的保养品,反而这一类问题的发生率不高。 依建议量使用或先减量使用,都是使用高浓度制品的不二原则。营养过剩、浓度过高,就像在腌制肌肤一般,起红疹、小脓疱、发痒,都是高浓度"浸渍"出来的问题。
2含药成分作祟。 含药化妆品,特别是防晒品,其防晒剂的使用浓度是受有关方面机构规范的。会加以规范,就表示有使用上的风险。 每一种化学性防晒剂都对肌肤不利,浓度偏高、涂擦量过大,引发过敏发炎的风险就相对增加。所以,如果没有必要,猛擦高防晒系数的防晒品是错误的,高防晒系数产品防晒成分比例偏高,对肌肤是一种高浓度的"化学性浸渍"伤害。
3低pH值的果酸、水杨酸、维生素A酸类制品。 这一类产品使用时有立即的酸刺激,使用期间,会有较明显的角质剥落,肌肤处于保护层偏薄的情况,自然容易招惹过敏。因此,使用期间,要简化其它配套的保养产品以求自保。 另外,这一类产品,若属于高浓度与低酸度,在医生的协助指导下使用较有保障。
4香料、防腐剂。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香料、防腐剂是造成化妆品过敏的主要原因。确实,很多人认为天然植物配方更为安全。殊不知,天然的活性成分更容易腐败,更需要防腐剂来"照顾"。"无香氛保养",也是远离敏感必须的割舍。 化妆品中的香料与防腐剂,都是极容易渗入人皮肤的角质障壁,直接被皮肤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虽然有用量上的规定限制,但敏感性肌肤即便是使用安全浓度下的产品,仍大有机会引起发炎现象。所以,如果你是敏感性肌肤,就更要留心注意
5精油。
精油的分子比香料小、渗透性比香料高,除了选择来源明确的高质量精油之外,把握低浓度使用(小用量),过敏就不会上身。否则,即使是强调安全可以吃的玫瑰精油、熏衣草精油,高浓度使用仍然可能会导致严重过敏。
别让自己成为敏感分子
而如果您不是敏感家族,那就要检查使用化妆品的习惯是否有问题。
首先,洁与卸妆是否都做对了?使用卸妆油过敏的人,可以使用纯植物油来替代,就可以免去卸妆油中浓度高达10%~20%的界面活性剂渗透肌肤的风险。
其次是,不要在短期内交错使用太多不同品牌的高活性产品。不选择超龄产品,避免营养过剩堆积在皮肤上。
不要长时间敷脸,避免表皮细胞因过度浸渍疲劳而失去平衡防御功能。
达人叮咛 ◆:化妆品使用过敏,问题并不只是化妆品。
必须同步由两个方向去思考: 一是"物",化妆品的问题。 二是"人",使用者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