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第二阶段小结
(2018-05-30 10:40:13)
标签:
教育微课文化 |
分类: 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 |
安康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第二阶段研究小结
立项号 |
GHKT2016112 |
课题名称 |
“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
负责人 |
闫传银 |
所在单位 |
紫阳县洞河镇中心小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2017年5月和6月,课题组进行了微课视频用于教学课中进行教学的应用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方式如下: 1、5月份,按照分组,2012、2013、2015级各研究成员在本级进行对比性研究。要求把微课视频放在课中合适之处播放,课前不放给学生看,研究人员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氛围、作业正确情况等教学效果,合理分析把微课视频用于课堂中的优劣,原则上要求凡是新课都用该种形式进行,两班进行对比,但考虑到资料收集难处,我们要求每组本月内交两份详细研究材料:微课视频用于课中的教学设计祥案,传统教学设计、两班对比教学研究日志、两班作业对比图片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反思。 2、6月份根据小组内研究出的课堂教学形式分组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内各成员参与听评课,要求每一级自选二人,一人在微课研究班级进行微课用于课堂中的公开课,另一人在同一级的对比班级讲授同一课题的传统课,并进行对比评议。 3、研究过程中继续学习微课视频制作、下载方法。我们学到的微课视频下载或者录制方法:利用网络下载微课视频或者超级录屏软件自制微课视频(对于不能下载的微课视频,我们利用超级录屏软件在播放状态下进行录制)。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2015级成员在5月份设计执教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和《1000以内数的认识》、2013级成员5月份设计执教了《小数加、减法》、《轴对称2》、2012级成员5月份设计执教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在该阶段的对比研究中,各研究成员认为:微课视频过长,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为占用时间长,因而学生自主探究和提升练习的时间就相应的短了。所以建议,录制微课视频时,选取重要的一些点,尽可能的短一点用于课中,效果相应的可能会更理想一些。 6月份,2012级王同炳老师给微课研究班级执教了《数学广角—找次品》,王明莉老师配合给对比班级执教,通过这两节公开课的评议,大家觉得: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班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更高,老师介绍问题解决方案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了学生发散思维,微视频也只截取了总结快速找到次品的方法这一小段,与教师所讲内容相辅相成,不重复,不累赘,用的恰到好处,因此,学习效果稍好于对比班;2013级闫传银老师和毛明军老师分别为微课研究班和对比班执教了《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微课研究班设计以列表法为主,捎带介绍了假设法,而对比班以假设法教学为主,提到了列表法。微课研究班老师先带领学生一边自主探究,一边利用一小段一小段的视频演示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加深学生对解决方法的理解,配合第二课时的假设法学习,相信这一班学生对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对比班教师准备相当充分,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了表格,讲解细致,但是由于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大家普遍认为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但是学困生可能并不理解该类问题的意义及为什么要这么解决的原因。2015级童立斌老师执教了《数学广角—推理》,该课从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熊大、熊二导入,并利用柯南侦探贯穿课堂始终,先是列举两种情况的推理:不是A就是B,为本课题的三种情况的推理打下基础,利用视频讲解例题,使学生学会利用列表和连线的方法进行推理。在视频观看之后,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例题,并介绍了另一种解决方法:语言描述法,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全员掌握了三种情况的推理。就连传统课教者帅小梅老师都认为微视频教学课比自己的传统课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在将微课用于课堂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研究课、对比课,通过研究成员们的听、评,大家共同认为:
适时、适量的微课视频教学更直观、更清晰,一目了然,教师教的轻松,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制作还存在困难,大部分教师只会从网络上下载微课进行教学,对于不能下载的视频利用超级录屏软件进行录制时掐头去尾方法掌握不够牢固。 二、课题组部分成员不够重视,推广力度不够,能够按时交材料,却不能坚持把微课视频用于每一节新课的教学中。 解决思路: 一、加大微课制作学习、训练力度,争取让组内每一位成员都学会自制微课视频,都学会利用超级录屏软件录制课件型的微课。 二、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一定要在组内推广微课教学,并形成先进的微课教学经验,逐步推广到全校。积极动员所有教师积极学习微课制作,将微课用于教学之中。
|
||
第三阶段研究内容 |
阶段时间安排: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 阶段任务: 一、假期中任务: 1、假期中每人撰写一篇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并且要求自行想办法在国家级刊物如《安康教育》、《陕西教育》、《安康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在所发表的论文中注明: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论文。 2、设计几份调查问卷,针对教师、研究班级学生、校内其他学生、研究班级学生家长及未参与研究的学生家长,考察这几种角色在微课进课堂的实验中的得失、效果评价及能否继续进行研究等内容。 3、对2012、2013、2015级2017年秋季的教材进行提前研究,要求小组内将该册教材进行分析,根据教材内容整理出微课程整体教学内容分析表、每一新课的课时微课教学设计、网络下载合适的微课小视频,对于网络没有微课视频的自行设计录制。 二、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后的研究。(2017年9月) 将微课视频放在课堂教学后进行播放,研究班和对比班级的教学效果研究比对。 1、观看:课后进行播放视频,可以校内也可以放学后播放。 2、检验:根据阶段考核检验两个班的学习效果。 3、认真填写研究日志。 4、研究资料(基于微课教学的教学设计电子版及打印版、微课视频网址或者自行摄制的视频、研究日志)以周为单位上交课题组。 5、分析汇总,形成阶段总结。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