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认识浅谈
(2018-01-17 10:34:30)
标签:
微课教育 |
分类: 教研随笔、论文 |
小学数学“微课”认识浅谈
景正玉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课”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它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一股“微课热潮”。我本人对“微课”这一新的理念是持赞成态度的,也曾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过“微课”教学。学生刚接触阶段还挺新鲜,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总难达到预期效果,我想,可能还是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缺乏一定的基础,光靠模仿和照搬别人的成果,毕竟不能为我所用。于是一系列的问题便接踵而来,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更多的是对微课视频本身的兴趣,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身,课堂上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毕竟是刚刚接触和尝试微课教学,制作的视频也略显粗糙,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更无从谈起。于是,我对微课教学又进行了一轮学习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粗浅感悟:
1、微课的侧重点不光是要制作精良的教学视频
说起微课,所有的教师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录制微视频。总想在技术层面多下功夫,就像刚刚接触电脑课件应用于教学时,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学会制作更生动的课件,以为课件做得越精良,学生越感兴趣,似乎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从而忽视教学设计本身的重要性,忽视研究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课后知识如何渗透等方面。所以,经常在听公开课、汇报课学习中会发现,不是课件越出彩,教师的教学水平越出色,教学效果越明显。多数教师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往往把微课设计成了小课件,在技术上追求画面逼真,音效震撼,总希望自己精心制作的微视频是教学中的亮点,其实,这是教师对微课本质特征认识不够的表现。多数时候,我们仅仅认识到微课的基本特征,即微、短、小,而没有理解和掌握其“本质”,微课的本质即是一种支持学生自主个性高效学习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具体的内容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就某一个知识点,按照教学设计的安排,从头至尾对学生进行陈述。这样的微视频对于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我想显然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2、微课教学也不是传统课堂的简缩版
在微课教学研究的开始阶段,经常听到身边有这样一种声音,微课教学就是把一个教学设计中最重点的内容缩编在5—8分钟的视频中,然后播放给学生看,引导他们通过课前自学、课中研讨、课后反馈,从而得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微课展示的只是一个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里还要包含导入、讲授、巩固、作业等环节,而不是教学环节的简缩版。微课教学不仅仅体现在微小上,其次,更要突出设计的新颖性,对教材的再加工、再挖掘,呈现出来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兴趣,内容编排上还要富有数学韵味,有数学思考的内涵才好。
3、微课教学还需要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才刚刚学习握笔写字,更别谈操作电脑了。所以,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微课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不禁要思考,设计的微课视频,二、三年级学生能否自主观看,这方面,可能在设计之初,就要谋划好,并与家长做好衔接和沟通,课前的自主学习环节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指导。另外,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在内容上尽量选取一些以动态展示为主、形象地讲解教学疑难点的微课视频,穿插于教师的讲授中,这样就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在设计微视频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某个知识点的讲授,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尤为重要。当然,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微课视频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学生课后知识点遗忘或作业遇到难题时,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再学习、再提炼、再巩固,这样的反复学习,才能使他们更加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内容,增强数学学习的能力。
4、观看微课后不能让少数学生来谈学习体会
观看微课后,学生已初步感知了相关新知。开课时,就需要由学生交流收获、探讨疑惑,在此基础上,全班共同梳理事实、提炼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警惕的是,不能仅让少数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来谈观看微课的学习体会,而让其他人沦为“旁听者”。当“少数人的收获”替代、掩盖了“所有人的收获”时,交流是失败的。既然观看微课是每个学习主体都需要经历的环节,那么,展露想法也理应成为所有人都拥有的权利、都应承担的义务。所以,教师组织“交流提炼”这一环节时,要始终注意四个问题。第一,全体参与了吗?必须以“人人都是实践者”为基本原则,来思考组织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先小组内交流,再班级里集体汇总;也可以呈现一组检测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客观展露自学所得。第二,明确评价了吗?对于自学有成效、交流表现好的同学,教师应予充分表扬,为今后开展自学与交流树立榜样。同时,对于自学低效、交流被动的学生也应提出建议。第三,达成共识了吗?对于新课内容的基本要点,教师应在学生充分汇报的基础上帮助梳理、引领提炼,使之系统化、序列化。第四,重视质疑了吗?面对学生提出的客观困惑,如果教师只是形式化敷衍,而没有给予针对性、智慧式的点拨,教学是没有效果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所以,我们需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利用微课不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