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饭菜、零食、饮料样样含盐

(2012-12-14 14:38:26)
标签:

零食

儿童食品

配料表

健康

谁让孩子成了吃盐大户 
科学新生活周刊 记者 王亚楠
不久前,台北一名48岁男子因三餐都吃泡面,结果钠摄取量过高,患上高血压,最终中风猝死。这虽然只是极端个例,但它在提醒我们:低钠生活才健康。
然而,时下,不只是大人,就连孩子都难逃钠的包抄和侵袭……
 
特邀专家 李东烨
国家高级营养讲师、国家中级中式烹调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北京营养师俱乐部会员
 
儿童食品 不咸不见得不含盐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看看哪类人是吃盐大户。做此研究之前,很多人都以为“中标者”肯定是吃东西没滋味的老人或是经常下馆子的应酬人士。而美国心脏协会给出的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小孩才是吃盐大户,每天吃盐量大于9克。因为儿童的饮食中,含盐量都不小。国外小孩最爱吃的披萨,是盐分超标的罪魁祸首。其实国内小孩摄入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很多小孩的零食中,一些看似不咸的,里面盐分可不少。
少吃盐是为了远离钠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一定要少吃盐,盐吃多了危害大。不过,你是不是认为,只要炒菜中不放或少放盐,就可以减少孩子每天摄取的盐的量了呢?如果你真这么认为,关于吃盐,你恐怕知道的还不够多。
盐是百味之王,最常见的成分是氯化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钠,它能够刺激唾液的分泌,勾起人们的食欲。
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和钾、钙、镁等元素一起,维持体液环境的平衡。一旦超过正常的标准,就会使血管压力增大、形成高血压;破坏胃壁上的黏液、形成慢性胃溃疡甚至胃癌;影响钙的吸收、造成小孩发育不良等疾病。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就更要注意了,尽量少吃,否则十几岁高血压都有可能找上你。
隐形盐几乎无处不在
除了正餐外,孩子每天的食谱中还有必不可少的零食。目前,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花花绿绿的儿童食品占据非常显眼的位置。薯片、虾条、雪饼等食品,甜甜脆脆,很受孩子喜欢,尤其是带着孩子去超市的时候,孩子经常会见什么拿什么,不买还会闹别扭。
作为家长的你,会不会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你知道孩子吃的很多零食钠含量都是高得让人吃惊吗?
营养专家说,钠在我们的饮食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蒸馒头时发面会用到小苏打,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注意了,含有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形盐。
其实零食中的隐形盐含量之高更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饮料、切面、肉肠等食品中的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用来保护果蔬产品色泽的亚硫酸钠;用来防腐的苯甲酸钠;鸡精中用来提鲜的呈味核苷酸二钠等都是隐形盐的成员。
在有包装的食品中,隐形盐比较好发现,睁大眼睛寻找钠就好了。尤其当2013年1月1日《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正式实施后,消费者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食品的营养标签上找到钠的含量。到那时你会发现,无味的苏打饼干、甜味的碳酸饮料、香香的奶酪等,根本不会想到会有钠的食物中,都有钠的身影。
每天6克盐都是超标的
预防隐形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家长只是控制炒菜放盐的量,而没有记录孩子吃的蔬菜、零食、面包等食物中的钠。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适宜摄入量为3~5克,台湾“民众健康局”建议的摄取量每天大约是2.4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每人摄入食盐应小于6克。如果拿出一个普通啤酒瓶盖装盐,平装满一盖,即相当于5~6克食盐,如果用矿泉水瓶盖来量,大约半瓶盖就足够了。
当我们把钠的摄入量用瓶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应该少于或接近这些。但是,除了加工的食品外,我们吃的几乎所有食物天生都含有钠,所以如果把摄入的食盐和所吃的食物中的钠加在一起的话,看似孩子吃盐不多,但每天钠的摄入量绝对超过人体的需求。
就拿坚果来说,我们不会觉得它会有咸的味道,顶多会说它油大,要少吃。其实,它含有的钠也不少,以100g的干核桃为例,就含有800多毫克的钠。更别说味精、鸡精、酱油等其它调味品了,钠含量都高着呢!
 
为了口轻 父母要给孩子吃小灶
网上曾流行一个段子:想诅咒一个人那就“祝福”他吃方便面没有调料包!然而现实中最悲催的不是吃方便面没有调料包,而是三餐吃泡面中风猝死,罪魁祸首竟然就是方便面里的调料包。
医生指出,泡面大多重口味,高盐,营养不均衡,光是一碗泡面就超过整天钠的摄取量。尤其对于小孩子,在他们身体发育还很稚嫩的时候,对钠的摄入量一定要严格控制,每个家庭最好做到“30年前,家中是爷爷说了算,爷爷说吃什么就吃什么,而现在,家里是孙子说了算,孙子说吃什么就吃什么”。
从小培养口轻好习惯
口味轻重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味觉钝化。从小培养孩子的口味,尽量让他们习惯吃得清淡,这样他们长大后也会有很好的吃盐习惯。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只喝饮料,日后让他喝水他都可能喝不了,会觉得水是苦的。同样,如果孩子从小就吃特别咸的食物,再给他吃很清淡、很原始的食物,他就会觉得难以下咽。
为了实现风味和营养,父母给孩子的膳食调味品应做到“四少一多”的原则,即少糖、少盐、少酱油、少味精、多醋。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腌制食品、熟食和虾酱等含钠高的加工食品。
单独做饭有必要
一般来说,孩子一两岁之前几乎可以不摄入盐,因为母乳、配方奶粉等都会有钠,不要担心钠不够。但是,因为6个月后的婴儿就开始吃辅食了,从这时起,吃些咸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尽量避免过多。尤其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
而3岁以上的孩子,由于每天的活动变多,出汗、排尿等会流失一部分钠,加上生长发育很快,身体更加需要钠的补充,家长可以在饮食中可以逐渐增加一些盐。
但是成年人每天钠的摄入量是孩子的两倍多,按照成人的标准,孩子摄入的盐就会多;按照孩子的标准,成人摄入的盐就会少。所以,如果有条件,建议孩子的菜每餐都要单做。这样,就能够顾全不同人对钠的需求了。
专家建议用“餐时加盐”的方法控制食盐量,既可以照料到口味,又可以减少用盐。即炒菜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等炒好的菜端到餐桌时再放盐。由于吃饭时放的盐主要附着于食品和菜肴表面,来不及渗进内部,而人的口感重要来自菜肴表面,所以,只要添加一点盐,吃起来咸味就已经足够。
超市买零食紧盯配料表
经常带孩子去超市的家长注意了,不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在挑选零食的时候,要紧盯配料表。只要含有钠,就看看钠的含量,如果太高,千万不要买。
还要提一点的就是,有些家长觉得越贵的盐对孩子的身体越好,于是经常买海盐、竹盐等特殊加工的盐。其实在专家看来,这些盐并没有特殊之处,如果非要单买,加锌或加钙盐就行了。
总之,为了避免孩子因钠摄入过量,小小年纪就得了高血压这个“老年病”,聪明的家长不但每次做饭都要计算好钠的含量,对孩子每日进食的零食也要有所挑选,尽量把一天的钠摄入总量控制在6g以下。


更多精彩,请见  www.kxxsh.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