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止咳药只能用一周

(2012-12-17 15:49:39)
标签:

咳嗽

止咳

化痰

风寒

健康

盲目止咳危害大
科学新生活 记者王硕
“盐蒸橘子放倒一切止咳药。”“宝宝咳嗽就吃川贝炖雪梨。”……入冬后,咳嗽的人越来越多,不少止咳的偏方也开始在网上流传。然而,专家告诉我们,咳嗽不应该被一棍子打死,偏方更不是咳嗽的克星。
 
特邀专家 王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盲目止咳危害大
在许多人眼中,咳嗽不算病,但有些患者往往是咳嗽起来就止不住,甚至咳得肚子疼、咳得睡不着觉……于是便选择吃止咳药,希望把咳嗽压下去。然而在医生看来,咳嗽早期不应该使用止咳药,否则会使病邪无法排除体外。
咳嗽其实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比如当我们吸入灰尘时,咳嗽可以起到排痰的作用;当我们感冒时,咳嗽有助于将细菌、病毒咳出体内……然而,止咳药往往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来达到止咳的作用,所以,如果咳嗽刚出现就立即“镇压”,虽然表面上不咳嗽了,但病邪还会留在体内,造成更大的危害。

中药止咳也有副作用
相对于西药,很多人都认为中成药更安全,所以经常只要一咳嗽就选择枇杷露、复方甘草片等止咳药,但实际上,这些中成药之所以能够达到镇咳的效果,也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吗啡、可待因等成分在起作用。虽然这些药物在正常的用量下不足以令人成瘾,但长期服用不仅易产生耐受性,导致用量增加,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止咳类药物最好不要大剂量、长时间使用。

止咳药只能用一周
中医把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就是指感冒、呼吸道感染之类的疾病引起的咳嗽。一般来说,在这类咳嗽初期不应使用止咳药,只有当咳嗽趋于减轻时或是咳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才可以适当使用止咳药。如果吃了一周的止咳药还不见好转,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除了外感,中医把另一类咳嗽的原因归结为“内伤”,这类咳嗽主要是一些基础病所引发的并发症,比如胃、肝、肾的病变都可以引起咳嗽。特别是一些心衰病人,他们会在熟睡中突然被憋醒,引发咳嗽。对这类咳嗽应及时治疗原发病,不可盲目服用止咳药。
以下几种情况不建议用止咳药:
咳嗽变异型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反复发作,常因感冒、运动、冷空气吸入而诱发并加重。该病容易和普通感冒后咳嗽混淆,所以应先到医院检查后再对症治疗。
上气道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是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白天比晚上厉害,有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此时,应该着手治疗鼻部疾病,而不是镇咳。
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微量食管反流液吸入气管刺激上呼吸道引起的咳嗽,除了咳嗽外,患者还会有反酸、胸骨后有烧灼感,胸口有烧心感。这种情况,确诊后,可使用止酸药,并注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调整。
咽喉炎引起的咳嗽:干咳而无痰,常常因咽干、咽痒而咳,为阵发性咳嗽,渐渐地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痛等症状。如果症状不严重,不需要用抗生素、镇咳药。
 
治疗咳嗽要分寒热
很多人一遇到咳嗽就习惯买瓶川贝枇杷膏,殊不知川贝枇杷膏是针对阴虚性咳嗽的,如果用它来对付风寒咳嗽,不仅没效果,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对付咳嗽辨症用药才能达到效果,更不存在打败所有咳嗽的方子。
中医治疗咳嗽不单单是止咳,而是针对病因通过去除病根达到止咳的目的。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咳嗽,特别是年轻人得了咳嗽,多是因为外感引起的。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痰湿咳嗽、肺热咳嗽、阴虚咳嗽等。所以,咳嗽患者首先要弄清自己咳嗽的类型,例如咳嗽是否有痰、咳痰的颜色、痰量的多少、有无恶寒发热等等,然后才能对症用药。
 
风寒咳嗽
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清鼻涕、怕冷、痰不多。应该辛温散寒,止咳化痰。风寒咳嗽病人应选择药性辛温的止咳药,如通宣理肺丸等。
肺热咳嗽
主要表现为发烧、口干咽燥、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咳黄痰或浓痰。对于这类咳嗽可以选择羚羊清肺丸,不仅能够治疗肺热咳嗽,在治疗风热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方面也很有效果。
痰湿咳嗽
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痰液白而稀,咳声重而浊等症状。如果有咳嗽时痰多却咳不出来的症状,不妨吃点止咳橘红丸。外感风寒引起的寒咳,一般不宜选用橘红丸。
阴虚咳嗽
主要表现为久咳不止,晚上咳多,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等。

更多精彩,请见  www.kxxsh.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