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非药物治疗方法
(2013-03-05 13:42:34)
(一)认知治疗
心理现状:多数失眠者常把每天睡眠时间不够会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等认为对自身造成极大的危害过分夸大失眠的严重性,因此对自身的睡眠状况要求苛刻,一旦无法实现将造成心理上的焦虑障碍,生理警觉提高便陷入恶性循环中。
治疗:1.纠正非理性信念和认知模式,用新的理念和行为代替过去不合理的理念和行为---只要白天不困乏就表明睡眠时间已充足;睡眠的时间长段还受季节、年龄、光照等变化而变化不要老拘泥于每天必须睡够那么多时间,其实睡眠质量比睡眠数量更重要。
2.失眠不会造成器质性损伤;
3.做梦是机体正常生理活动;
4.刻意控制睡眠反而适得其反;
5.睡眠前的紧张焦虑是失眠的原因;
(二)刺激控制疗法
多数患者该上床睡觉时反而睡不着大脑却异常清醒,这是条件反射。即:失眠、睡眠、时间、床直接间建立了反射联系。
治疗:1.养成良好习惯:就只把床当睡觉专用场所;
2.躺上床30min后睡不着必须起身等有睡意再去睡,假如如此循环那就如此这般到天亮;
3.整夜之中如中途醒后失眠请遵照第2点;
4.坚持每天同一时间醒来起床;
5.白天绝不上床睡觉,睡不着离开房间时就要带着你不再睡了,你不再睡了的念头,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缓慢持之以恒的过程,也是锻炼人的意志力!
(三)睡眠限制疗法
最广泛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通过减少花在床上非睡眠时间来提高睡眠效率,也可治疗心因性失眠。
治疗:1.先做一周睡眠日记:几点上床、睡着、醒来、起床;
2.根据日记计算每晚平均睡眠时间和效率(睡眠效率=睡着时间\全部躺在床上时间的%);
3.根据上周平均每晚睡眠时间作为本周每晚可躺在床上的时间(要固定起床时间,卧床时间不<4h;
4.若本周平均每晚睡眠效率达到90%以上,则下周可提前15?30min上床;如在80?90%,则下周维持原来时间;若在80%以下,则推迟15?30min上床;
(四)放松疗法
针对睡前紧张情绪患者。治疗:1.渐进肌肉放松;2.轻音乐;3.瑜伽;4.其他:深呼吸、冥想。
(五)矛盾意向法
类似心理治疗的满灌疗法,主要通过让患者持续面对他所害怕的事情(如入睡前的觉醒状态)。治疗:1.在黑暗睡房躺着,不要试着入睡一定睁大眼睛,保持长时间的觉醒;2.不要进行与睡眠不相称的活动,如:开灯、读书、看电视等,就这样像僵尸躺着....
良好的睡眠形成:
1.不建议药物治疗
2.上床前4?6h不服用含咖啡因、尼古丁、酒精的饮、食
3.入睡前3h不做剧烈运动
4.饱食后2h内不睡觉
5.睡眠内外环境调制最佳
6.进行适当午睡不超过30min
7.晨起接受太阳照射有利于生物节律的良好调节
8.床是睡觉的不是干其他的。
前一篇: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癫痫
后一篇:我们如何对待儿童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