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虐虎”实为嬉戏?别给不专业找借口了
天涯舆情分析师辛露
2月15日,有网友爆料称某直播平台上有人虐待老虎,录制各种挑衅视频,以博取眼球。饲养员拖拽老虎后腿尾巴,甚至骑在老虎背上抓扯老虎耳朵取乐。最早的视频上传于两个月前,中间陆续上传了老虎表演训练或者逗弄老虎的视频有32条,“可见这样的虐待行为属于常态而不是偶然事件”。
据报道,视频发布者自称是贵阳野生动物园的饲养员,“与老虎待在一起很久,并不担心老虎会攻击或伤害”。他表示动物园也没有反对这种行为,还表示类似的视频每天都会拍。
2月15日下午,该动物园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认为“那并不是挑逗”。“每个人观赏的角度不同,肯定会有不同的感知,再加上最近动物这一块(关注)比较敏感,肯定会有一些网友提出异议也很正常。”。
2月16日11:06分,涉事动物园官网发布情况说明表示,该园以野生动物和森林景观的展示观赏为主线。视频中老虎现为2岁,出生至今一直由视频中的饲养员喂养。视频画面为饲养员与幼虎嬉戏场景。并附有多张饲养员与动物亲密照。
16日下午,当事人通过媒体采访表示,拽老虎后腿尾巴等为亲密接触内容,是为方便以后驯养,老虎从小被他养大“我们是有感情的”。并称“如果养的是狗,会不会就不说了”。
据天涯舆情中心监测,事件发生前期,网站、新闻平台的推动作用明显,关注较高,随后微博平台发力,于15日22:00分左右达到当日峰值。16日,网站、新闻平台占比回升,事件热度持续走高,于11:00分左右达到事件最高峰值。
从来源类型来看,微博依然是事件的主要传播和评议平台,占比79.98%。网站、新闻平台占比分别为9.41%、7.2%。
从情感分布分析,舆论评议较为负面,敏感占比78.3%。主要源于对“虐待老虎”行为的谴责,以及对官方回应内容和对“虐虎”态度的不满。
【分析师说】
近来,受“穿山甲事件”、“兰州动物园虐大熊猫”等事件影响,关于动物保护的内容一直保持较高关注,舆论情绪调动较高。同时,“北京老虎袭人”、“宁波老虎咬人”、“杭州白虎被鞭打落水”等事件中,老虎都作为主角出现,争议不断,舆论对此负面认知倾向明显。而该类事件中,也容易形成负面情绪积累。这也是事件迅速趋热的舆论背景。
目前,对于是否存在“虐虎”行为,网友仍在争论。舆论主流声音集中在对“虐虎”行为的谴责,“怎么不咬死他”、“真应该让老虎咬”、“虎落平阳被犬欺”等出现最多的评论,都表现出网友对“虐待”行为的反感和不愤。但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人虎之间的“嬉戏”,不存在“虐待”的迹象,而更应该批评的,应该是直播过程中的“显摆、炫耀”手段不妥当。
从事件传播来看,在网友爆料后,动物保护组织@亚洲动物基金AAF 的跟进吸引了一定关注,随后也有部分动物保护组织持续跟进,在关注保护的同时,也在诉求禁止“动物表演”,但网友关于这方面的关注并不多。对事件起到主要推进作用的,是来自网站、新闻平台专业媒体的报道,内容包含了网友爆料、园方回应、政府处理三个方面,较为完整的呈现了事件。但视频中的行为,还是激怒了很多网友。
客观来看,园方“嬉戏场景”的解释是可信的,但是饲养员在“嬉戏”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值得怀疑,也与公众专业性认知产生了落差。同时,也有网友质疑,直播对饲养员“嬉戏”行为是否产生刺激作用,造成行为的“极端化”?工作时间的个人直播本身就是对专业性的否定。因此,对于园方来说,如何强化饲养员的专业性,规范化“嬉戏”和驯养,是亟需优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