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钟琴演奏在幼儿音乐启蒙中的实践研究(伍昆山)

(2016-10-07 13:29:59)

摘要:“小钟琴”针对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开发的一款专利产品,是一种有音乐的小钟琴。它的结构特点适合3至6岁幼儿的艺术发展,既能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又能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通过音乐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开朗的性格,大胆的表现自己,培训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题旨通过小钟琴演奏教育与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幼儿音乐启蒙教学。

关键词:小钟琴;演奏;幼儿音乐;启蒙

 

音乐是对人物、事物美感与情绪的充分描述,是对现实生活完美表达的一种灵动艺术。美好健康的音乐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可小觑,近年来,随着对幼儿早教科学的深入研究与探讨,研究结果已经证实音乐能够对幼儿起到增强其认知系统、促进智力发育、加强应急反应和记忆力等积极作用。在教育实践当中,音乐对于幼儿无可比拟的育人价值不断展现,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感知平衡、全脑潜力开发甚至是风格挖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学在幼儿启蒙教育当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对幼儿正确、科学的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及教育问题[1]

一、小钟琴演奏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小钟琴的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它往往是结合声势、歌唱、音乐欣赏等其他教学内容共同呈现的,没有对幼儿单独进行敲击或者音乐乐感训练等个别乐器教学的,也没有单独进行小钟琴合奏的教学,小钟琴的合奏往往也是和音乐故事或者播放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呈现的。那样子的“单独”教学,一定会让教育双方都陷入痛苦的教育境地,这也是违背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畸形”教学。

(二)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小钟琴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演奏方法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叮当小钟琴虽然有自己的演奏方法,但是本质上都是外力与乐器本身碰撞震动产生声响。在刚开始引入打击乐教学的过程中,最好让幼儿进行自我的探索与发现,看看小钟琴除了这样敲还能怎样发声?让幼儿对待一件乐器的发音产生无数种可能性的思考,“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对乐器的尝试,创造性表现是最自由,最无拘束的,充满了想象力和乐趣,是好奇,是探索,是情感的表现,而不是只是技能的活动”。

(三)教学形式的游戏性

小钟琴的教学内容正是借助于游戏的形式间接地传达给幼儿的,而幼儿在游戏的氛围和功能下,吸收到了小钟琴教学所带来的知识内容。比如: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稳定幼儿的节拍速率,对于起初的小钟琴的教学最难的莫过于如何稳定幼儿的节拍感,没有一个良好的稳定节拍感,那么小钟琴教学的内容就很难展开[2]

“小钟琴”针对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开发的一款专利产品,是一种有音乐的小钟琴。它的结构特点适合3至6岁幼儿的艺术发展,既能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又能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通过音乐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开朗的性格,大胆的表现自己,培训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用小金锤敲击小钟琴琴键,音质非常清脆,美妙的音乐能让孩子们心境愉快,大脑活动增强,思维更加敏捷,行动更有力,就像给大脑零部件上了油,再者左右手指的灵活运用,以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使幼儿心灵手巧,同时小钟琴能够锻炼幼儿以下能力:第一、锻炼幼儿的听觉能力;第二、锻炼幼儿的触觉发展能力;第三、锻炼幼儿乐感发展能力;第四、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即兴性;第五、锻炼幼儿肢体运动能力;第六、提升加强幼儿的合作能力[3]

二、小钟琴演奏在幼儿音乐启蒙中的应用

(一)儿歌、童谣、礼仪中的小钟琴伴奏

“儿歌是从幼儿的角度来看世界,来表达幼儿对现实世界及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感情,充满了天真无邪的童趣。儿歌语言通俗凝练,形象性强,声韵和谐,读出来唱出来都是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幼儿小钟琴的学习可以借助于儿歌强大的艺术魅力而展开,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之一。以下是《门铃响叮咚》的小钟琴的教学步骤:

1、故事导入

以故事的导入形式,将整个过程叙述给幼儿,让幼儿在饶有兴趣的情况下了解到小动物去拜访朋友时候社会性交往礼仪的整个过程,使主要的情节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印象。

2、教念《门铃响叮咚》

进行教念过程。在幼儿听完《门铃响叮咚》故事后,教师最好加入身体语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出这首儿歌,幼儿的模仿是在被充分的吸引和熟知模仿内容后才得以展开的,老师动作语言要具有一定的夸张性,让幼儿似乎真的看到了小动物去拜访朋友时候社会性交往礼仪的场景,这让幼儿才会充分并有效率的跟着老师朗诵,形成良好的“记忆心态”,良好的记忆心态又可促进对新知识体系的掌握,形成良性循环。

3、小钟琴演奏节奏 和字词的训练一样,刚开始进行乐器演奏时还是要“手口一致”,嘴上怎么说手上就怎么敲,这样对于幼儿来说比较容易掌握。乐器小钟琴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选择比较合适,在朗诵的速度很缓慢的情况下也可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选择敲击合奏小钟琴[4]

(二)音乐剧中的打击乐伴奏

要让幼儿熟悉剧情内容后,进行无演奏乐器的人物表演,乐器的伴奏先交给教师进行,这里就只需要强调出每个角色的节奏要点即可。其次,待幼儿对基本的剧情梗概演绎的基本熟练时,并能基本上表现出剧中的节奏要点,可以将小钟琴分配给每个角色,告之每个小钟琴的演奏要点,进行带有小钟琴的剧情演绎,烘托剧情表现。最后,在带有小钟琴演绎的剧情逐步熟练后,可以试着将剧词去掉,只用身体动作和小钟琴来表现剧情的发展,当然这个阶段的难度很大,是对幼儿剧情表现和小钟琴演奏的一种期待层次。可以试着去尝试,虽然效果不会太好,但也会进一步巩固小钟琴演奏的节奏型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与体验小钟琴音乐游戏活动的快乐[5]

三、教学效果

选择园一个班的幼儿进行传统音乐启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明显体现出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成人化,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缺乏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死板不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幼儿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与艺术领域音乐教学本身的创造性格严重相悖[6]

选择另外班级的幼儿进行小钟琴演奏辅助音乐启蒙教育,除了律动、唱歌、音乐欣赏、乐器等内容外,还要让孩子接触乐理知识,单纯的讲解很难让孩子真正明白、接受,为此,教师把乐理知识点设计成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等到孩子们渐渐理解了,老师再简单总结。这样,孩子们轻松掌握了乐理知识,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尤其重视分组的练习和演奏,总体的演奏效果比较丰富和复杂,但其中每人的演奏都是比较简易的,这样去培养幼儿互相合作、配合协调的习惯,同时掌握了常用的歌曲伴奏形式以及较复杂的打击乐合奏形式。

    广大幼儿音乐教育者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小钟琴演奏辅助教学为我们拓宽思路,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新思想方法。但是,小钟琴演奏辅助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的课例不是全部都能直接应用于幼儿教学当中,还需要我们在小钟琴演奏辅助的原则指导下进行许多辛勤工作,也需要做许多本土化的努力。

通过小钟琴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特点,不仅仅训练的是幼儿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性格、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以及想象力、注意力、模仿力、创造力等整体素质的增长,最终在 3 6岁这个阶段,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性格开朗,生活态度积极,并具有一定探索精神的幼儿,为以后的道路打下良好的成长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悦.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 大众文艺,2015,23:240.

[2]桑楠. 提升幼儿教师钢琴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205.

[3]王璐. 基于个性培养的钢琴启蒙教育[J]. 黄河之声,2016,07:26.

[4]张飞仙. 音乐在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 才智,2016,21:153.

[5]王莹,李振海. 论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 音乐时空,2014,23:172.

[6]喻爽.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J]. 中外企业家,2014,36:190-191.

 

 

 

                                             汉阴县第二幼儿园  伍昆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