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大农村寄宿小学学生10年涨6倍
(2017-03-02 11:02:45)
《工人日报》(2017年03月02日 05版)
本报讯(记者
张翀)2月21日,武汉市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向东小学近千名学生共进午餐,场面十分壮观。在这个小学里,有超过9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成为打工子女最佳选择。
在这个学校里,890名住校留守儿童外加94名在校搭伙的走读生,每天有984个孩子在校解决一日三餐。午餐每天11时开始,由22位生活老师负责他们的饮食生活。食堂共100张餐桌,每张可坐10名学生。每人一套餐盘,光摆放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如果有人说话,餐厅就变得异常混乱。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餐桌礼仪,学校组织了共进午餐活动。让校长徐年华意外的是,孩子们都很听话,进食时都很安静。
徐年华介绍说,留守儿童在亲情上有缺失,怎样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又能很好照顾好生活起居成了办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几年生源增加的速度加快,生活老师也变得奇缺起来。有家长建议在家长中选择生活老师。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人员缺乏问题,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家长也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现在我们22位生活老师全部是在校学生的家长。”
刚做完清洁就要返回学生宿舍的毛菊梅就是其中一位。她不仅是两个寝室的生活老师,还是一名寄宿学生家长。她的儿子就读于向东小学五(2)班,儿子被安排在她负责的宿舍里。
毛菊梅来校当生活老师已有5年。她说当生活老师并不难。由于老公在外打工,自己也需要工作补贴家用。在儿子读一年级时,她就送他来寄宿了。说起现在的生活,她特别满意:“在校能每天看到自家孩子,也能像妈妈一样照顾其他孩子,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向东小学对留守儿童住校不收住宿费,只收取在校一日三餐的伙食费,每生每学期1400元。《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像毛菊梅一样的家庭很多,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带着孩子在新洲城关打工,她们没有条件回家给孩子做饭和辅导作业,让孩子就读寄宿制学校就成了最佳选择。
据悉,有着建筑之乡之称的武汉市新洲区常年外出打工农民达26万人。2016~2017学年义务阶段的留守学生有14876人。“2006年,向东小学的学生不到200人,面临撤并。2007年起转办寄宿制学校,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向东小学在校生已近千人。在新洲城关像向东小学这样的寄宿制小学共有4所。”新洲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证实说,在农村地区,学校生源减少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为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把偏远地区的孩子集中到一些中心学校寄宿成为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