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企的钱“无主”,吃掉喝掉没啥事?

(2014-08-22 12:56:39)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 20140822 03版)

本报记者 车辉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将调整央企负责人的过高收入、严限“职务消费”。有评论认为,这是反腐的又一把利剑。

“这是一个敏感地带,不好提。”说到职务消费,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张先生看来,“职务消费”意味着公司领导的工资“基本不必动”。

一些职工反映,一些国企领导消费名目繁多,数额越来越大。一人当官,全家享受,搭车消费、集体消费现象屡见不鲜。本该用于履行公共职务产生的消费开支,最后变成了“不落腰包”的腐败。

“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国企领导的月工资,结果在场的几位谁都答不出来。”据一位长期采访国企的媒体人观察,很多国企里的领导工资卡基本是不用碰的,职务消费就可以维持他们较高的生活水平,小到衣服、电话费,大到汽车、别墅。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表示,不合理的“职务消费”,既助长了公共利益转化为私人利益的利益输送,更助长了奢靡之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国企领导层的职务消费治理,过去曾有多个规定。但这些规定并没有真正起到约束作用。

“谁敢在公司质疑领导职务消费过高,还想不想干了?!”谈到这个问题,在某国企工作的李先生认为,遏制职务消费,关键在于完善规范且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独立的外部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负责人相比不算高,他们往往会有一种不平衡,因此就会有人利用职务消费边界模糊不清的漏洞寻求平衡。”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一些负责人认为国企的钱是‘无主的钱’,不花白不花。贪污挪用是犯法,吃掉喝掉没啥事。”

一位受访反腐专家认为,国企权力高度集中,体制上缺少制衡,很容易出现“小权力小腐败,大权力大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现象。

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国企一把手权限很大,董事会监事会往往被架空,职务消费很难“阳光化”。要保证国企负责人职务消费的透明化,需要的是有效的财务约束和社会监督。

正因为此,公开化、阳光化是遏制职务消费腐败的关键。

“国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不仅要以适当的方式向职工公开,更要建立向社会公开的制度,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一位受访专家认为。

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