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集体转岗 浙江淳安领导下基层不再前呼后拥
(2014-07-22 11:16:44)
《工人日报》(
2014年07月22日
本报讯
领导出门前呼后拥,有人拎包、有人写稿,这种过去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浙江淳安发生了改变。当地百姓最近注意到,以前紧跟在县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少了。原来,是淳安正在试行的县级党政班子成员精简联系人制度起了效,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县领导的秘书下岗了”。
“基层领导身边随从人员过多,这既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也不利于领导干部提升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淳安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从2012年4月起,淳安围绕“减少秘书、杜绝代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开始试行县级党政班子成员精简联系人制度。首先改革长期存在的每名县领导至少由一名办公室副主任和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工作的做法,变成由一名副主任联系。与此同时,为避免联系人明减暗不减,淳安还从配套制度入手,要求发言一律脱稿、交流发言一般不超过8分钟,一般性会议讲话稿必须自己动手。试行3个多月来,从领导干部到联系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领导的“官派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作能力的大提升。
淳安县委负责人对此体会颇深。目前,淳安正开展“五水共治”和创“无违建县”工作,为掌握实情,他深入各地调研,并针对畜禽养殖和养蚕业整治这两个难点,自己撰写现场推进会的讲话提纲,不但对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且也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说:“以前不少县领导凡事由身边工作人员代劳。联系人减少后,倒逼我们转变作风、调查研究、独立思考,指导基层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有了新提升。”
变化还发生在被精简下来的联系人身上。淳安创新实施政务组团机制,组建政研组、综合发展组和统筹民生组,这些干部离开领导身边后,被充实到一线岗位,从过去“点对点”服务领导个人,变为“点对面”服务某一领域工作。
37岁的管峰华曾是某领导的联系人,现在政研室工作,主要职责也从以往为领导写讲话材料,变成工作调研、撰写调查报告。去年,管峰华和同事先后完成“美丽杭州”实验区建设、深化改革等课题调研和方案起草,引起上级重视。
他说:“现在感觉真成了领导的智囊和‘眼睛’,收获不小,也更有成就感。”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