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大数据”清退廉租房骗租者

(2014-05-12 12:04:30)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 20140512 01版)

本报讯 (记者邹倜然)日前,浙江宁波海曙区第一次启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对廉租住房保障在保家庭进行年审。结果经过3个月的审核,在3049户在保家庭中,500户家庭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这500户家庭将在6个月之内退出廉租房,此举创下了海曙区清退廉租房住户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该区房管局提供的材料中,记者看到有一户家庭因隐瞒房产被清退。户主朱师傅今年已经50多岁,他母亲去年去世后,留给了他一套房子。可朱师傅隐瞒了这套房子,并通过中介租了出去,还申请了廉租房。于是,朱师傅一边收租金,一边住廉租房。这样,他每个月付70多元钱的廉租房房租,还能拿到1500元的房租。让他没想到的是,年审的时候,“大数据”平台上可以看到他与中介的合同,朱师傅一下子失去了保障房资格。

据了解,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最早于2012年上半年由浙江省民政厅启动试点。随后,海曙、江东、江北区再对在保家庭进行年审,第一次启用了平台,由于该平台整合了多个部门的用户信息与数据,也被称为公共信息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年审发现,有345户家庭住房面积、财产、收入超标,此外还有164户存在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年审复核手续、申请人死亡、户口迁出海曙区、证件取消等情况,他们都将不能继续使用廉租房。

“这次被清退的住户当中,有部分家庭其实有房有车,利用各种信息漏洞住上了廉租房。” 据海曙房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近几年收入的种类多样化,除了工资外,还有来自储蓄、股票、房屋出租等渠道的隐性收入,“各个部门间信息不对称,这些工资卡上看不到的收入,一开始确实很难掌握”。

然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整合了公安(户籍和车辆管理)、人力社保(社会保险)、住房城乡建设(公积金和房管)、工商、税务、国土等10多个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在这样的大平台下,弄虚作假者无可逃遁。

记者同时了解到,本次清退的超标家庭中,还有一部分家庭只不过略微有一点超标,属于也存在实际困难的“夹心层”。针对此类情况,房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就这样把他们赶出去,或者断掉补贴,显得过于刚性。”因此,房管部门推荐这些家庭去申请条件稍微宽松些的公租房,并进行优先安排。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