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棚户区最后的期待

(2014-05-11 16:11:17)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4年05月11日 02版)

本报记者 黄仕强 本报实习生 李娜 通讯员 程军

4月29日,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计划新开工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就达470万套以上,占比近七成。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本届政府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从2011年到2013年底,我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249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1084万户。

自2008年起,重庆便启动了对中央下放地方煤矿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重庆煤矿棚户区改造已累计完成拆迁233.99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167.48万平方米、26505套,重庆煤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已完成近70%。

5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重庆能源集团永荣矿业公司双河矿区的一处棚户区,了解居民眼中的“棚改”。

等待 “ 出棚进楼 

距双河社区管理站不到100米的地方,是一片上世纪50年代矿区为职工修建的联排平房。由于房体以木板、土坯材料为主,一半房屋已经开始垮塌,一直是双河社区关注的危房区。2012年,这片平房区被纳入永荣矿区棚户区改造范围,原本居住在这里的103户矿工家庭与矿区签订拆迁置换协议后,绝大多数住户都搬进了新家,如今只剩下20余户特困户留守在这里。

黄土墙、瓦片顶,冬天挨冻、夏天漏雨,61岁的袁代成儿时便在这样的房子里度过。签订拆迁置换协议后,他只等待着快点住进新房子。袁代成出生于矿工世家,其父袁时发是1958年的全国煤炭标兵,2013年末因病去世。“自打签订协议,我父亲就天天问什么时候能搬进新家,可最终也没熬到这一天。”说到这里,袁代成眼里泛起泪花。

记者看到,袁代成的土浆房子,几处都已经露天,只有床对应的棚顶用塑料布遮盖用以防雨。“白蚂蚁吃空了房架,不敢轻易折腾这老房子,只能凑合着住,好在马上要搬新家了!”袁代成告诉记者,他经常到安置房工地观望,看新楼房一点点盖起来,想到那里即将有一套房属于自己,心里特别高兴。

与袁代成相比,独居在家的周正芳向往搬迁的心更加迫切。“总算要搬出这吓人的房子,夜里能睡个安生觉了。”65岁的周正芳指着自家正对面的房子说,“上个星期下大雨,半夜里那房子中间‘轰’的一声就塌了下去!我一夜没敢合眼,生怕自家房子也垮了。”据双河社区负责人姚自力介绍,为避免这片房屋垮塌伤人,社区经常要对房体进行检修,“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居住的都是超过60岁的老人,我们得时常照应着。”姚自力说。

“快了,快了,矿里通知5月中旬摇号选楼层,这搬新家的日子就快到了!”邻居富材友坐在树荫下狠狠地吸了一口手中的烟袋,笑着说:“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年纪一大把的煤矿退休工人还能住上新楼房,真是赶上好时代了!”

一碗端不平的水

富材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现在居住的棚户房大约40多平方米,新建的安置住宅房面积基本都在50平方米左右,通过产权置换,每平方米他只需缴纳200元建房费用,超出面积按建房成本价1350元购买,差不多交2万多元钱就能住上新房子,富材友直夸棚改政策“好实在”。

但还有许多富材友的“老邻居”并没有那么幸运。按照矿区规定,纳入棚改政策范围的居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必须是矿区职工;必须是房屋产权的持有者;必须为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非配套房屋。这样的规定让许多不符合条件的棚户区居民感到无奈。

老王也是双河煤矿的工人,老伴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一直捉襟见肘。因无力购买矿区住房,一家人始终租住在矿上27平方米的公房内。1999年,双河煤矿破产,下岗后的老王日子过得更加艰难。2007年,双河煤矿公房开始完善产权,老王拿不出购房费,便只能以租赁的形式继续租住矿区的房子。没有房屋产权,便不能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和老王存在同样情况的,在永荣矿区大约有3000余户。

贫困的棚户区居民无缘享受棚改政策,有人无奈、有人不服,上访、群访之事时有发生。对此,永荣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明瀚也很头疼:“棚户区改造是大工程,作为矿区也希望尽可能让利于民,但荣昌的安置房紧缺,只能优先解决符合条件的居民。”

根据200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永荣矿区在荣昌片区的旧房改造面积为20.42万平方米,覆盖棚户区居民4735户,少于荣昌矿区棚户居民的实际需求。

而目前的资金政策是,重庆市财政和市能源投资集团分别给予安置房建设300元/平方米的资金支持,棚户区居民根据拆迁量按200元/平方米缴纳资金,超出以上额度的资金投入由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补足。“地方财政压力大,煤矿效益不好,也拿不出更多的钱额外再建安置房,各有各的苦衷。”刘明瀚说。

期待更加灵活的政策

“原则上棚户区住户必须以产权置换才能享受棚改政策,但矿区根据自身情况也采取了灵活的策略。”永荣矿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居住在棚户区内没有房屋产权的职工,则可以依照相关规定申请廉租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棚户区居民购房款大约在2万元至3万元之间,而目前仍有部分居民因缴不全房款而未住进新房。“其实我们花这么少的钱住新房已经很实惠了,但棚改安置户的购房款缴纳能不能再灵活点?有好多贫困户真的拿不出钱来。”双河矿区退休干部马洪金希望棚改过程中,能够在缴纳房款方面对特殊贫困户适当放宽政策,以减轻这部分居民的资金压力。“矿区职工退休工资差不多都有2000元左右,通过抵押工资卡的方式偿还房款比较容易接受。”马洪金建议。

相比之下,74岁的庞元焗是幸运的。2012年10月,他和其他2000余户棚户区居民搬入了新居。他们现在居住的武城社区,不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超市、医院等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记者见到庞元焗时,他正和邻居坐在小区的树荫处下象棋。

根据重庆市城乡建委数据,截至目前,重庆市已经累计完成233.99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迁改造工作,安置房累计竣工167.48万平方米,有超过2.6万户的棚户区居民住进了新居。为了改善更多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重庆市结合当地棚户区改造实际,于2013年汇总形成了《重庆市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17年)》,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233.59万平方米,实现14余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安居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