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保措施实属无奈  缓解矛盾须破“心墙”

(2014-02-22 15:27:46)
标签:

原则

无奈

薄弱环节

根本

治安

杂谈

陈俊宇

2月18日,河北易县发生一起伤医案,普外科一名医生被患者残忍割伤颈部。此前一天,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被一名19岁患者用钝器猛击头部致死。

两天两起伤医案件,已经严重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医疗工作秩序。齐齐哈尔杀医案发生后,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下发紧急通知,再次重申每20张病床配备1名保安的防范举措。

目前的安保措施,能否真正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记者采访中,多位医务人士表示,配备保安作用有限,并不能根治伤医事件的频繁发生。缓解医患矛盾,还须破除双方“不信任”心墙,同时尽快完善机制体制,有效保护医生和就医环境。

安保措施只是“无奈之举”

2月18日,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卫生部门加强防范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保安员数量应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

但在医疗界人士看来,通知中所推出的安保措施并不新鲜。2013年10月22日,卫计委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就规定二级以上医院要做到每20张病床配备一名保安,以加强医院安保防范,防止恶性“医闹”。

对此,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李龙(化名)告诉记者,这一举措属于“无奈之举”。安保措施的背后,是惊人的伤医事件频繁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影响较大的伤医暴力案件共有16起;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涉及北京、黑龙江等8省市,这也暴露出医院安全防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医院安全防范建设不能适应当前医院内部治安保卫的要求。

配备专门保安“作用有限”

尽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安保措施,为何仍难防恶性事件频发?

北京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以三甲医院为例,在岗的医护人员达到6000人左右,实际开放床位在2000张左右,高峰时段日门诊量接近1万人次,如按《指导意见》规定的原则配备,保安数量应在两三百人左右,“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达到这一标准。”

北京某三甲医院护士朱洁告诉记者,医院在病房和门诊配备相应的保安,这一措施在实际中很难落实。而且即便有了保安,也不能确保医生的安全,“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她看来,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保安第一时间往往不在现场。很多情况下,保安赶到现场后,能做的也主要是报警和劝导,防止事态扩大,“培训保安时,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动手,不能动口’。而且保安多为四五十岁的男性,年纪偏大,威慑作用也有限。”

针对医院病房配备专门保安的举措,一位网友在全国著名的医疗论坛丁香园留言称,“每次伤害医护的人,都有备而来。但对医院来说,根本无法预料,配备那么多保安形同虚设。即使医护人员在医院受到保护了,回家呢?‘医闹’暗地里尾随怎么办?配置保安是治标不治本。”

这一观点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李龙所在的外科部门经常需要做一些大型手术,不曾断过的伤医事件让他们心有余悸,“每次手术前,都祈求不要出事”。

他坦言,目前国内尚未建立科学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没有权威的医疗机构鉴定、调处部门,患者和医生之间缺乏矛盾缓冲带。“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不能光从增加保安人数上入手。”

破除“不信任”心墙是长期工程

与目前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的威胁相比,各家医院的防范级别显然过低。齐齐哈尔杀医案发生后,就有医生建议,应当在医院建立“安全门”,发现铁器等明显危险物品,能够及时有效预警。更有人呼吁警方进驻医院,以有效打击震慑犯罪。

不过,在更多人士看来,无论警方进驻医院、还是设置“安全门”,都只是“治标”的暂时之举。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缓解医患纠纷和冲突是长期工程,关键是破除双方“不信任”心墙。一方面医生提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要多和患者沟通,进行取信于民的诉求表达;另一方面,在矛盾发生后,也要有一套完整的调解和解决机制,将激烈的医患冲突导入理性平和的法治渠道。

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现有医疗体制存在扭曲的定价机制和医疗资源配置上过度向顶端集中的弊端,这是医患矛盾加剧最根本的原因。

在他看来,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缓解医患矛盾。医生的自由执业是目前“医改”的关键,也是最可操作的一个突破口,承认医生资源的市场化价值;政府要着力完善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市场监管的规范,让社会上各种力量参与到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中。

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4_02/22/GR010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