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在腿疼手抖中结束一天 :“绝对不让儿子干这行”
(2013-10-31 14:19:46)
标签:
杂谈 |
《工人日报》(2013年10月31日 05版)本报见习记者 刘旭 文/图
●一天砌墙6立方米,一立方米110元,一天可挣660元
●1116块空心砖,一天拿起放下2232次,重6696公斤
●腰脱、腱鞘炎、关节炎、风湿病……“小毛病”缠身
来自湖北省荆州市农村的郑佳远,在沈阳金河湾项目建筑工地做瓦工,现在一个月能挣1.5万元,这个收入水平在沈阳打工族中遥遥领先,可今年39岁、略显老相
的郑佳远对此却丝毫没有自豪感,他说,自己挣的是辛苦钱、血汗钱。他叹气道:“干30年瓦工的话得少活5年!”
“累,真累!谁干谁知道”
北国沈阳,一到冬天,寒风刺骨,建筑工地无法施工。沈阳建筑业的黄金时间是从四五月到九十月,一年的施工期也就七八个月时间,顶多九个月。众所周知,
凡是工程项目都有工期要求,可12个月的活儿要在八九个月时间完成,唯一的办法就是加班加点。郑佳远告诉记者,他们早上五六点钟开始干活,晚上5点结束,
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一天工作10个到12个小时。有时因待料活少一点,可料一来齐,就得突击干,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如果突击大干,一天可能要干十四五
个小时。
瓦工挣的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郑佳远说,比较好干的是盖大楼砌墙,人的活动范围大,施展得开,一天能砌6立方米,一般一立方米110元,这样他一天就可
挣660元。说到这时,郑佳远堆满倦容的脸上挤出一个微笑。
“累,真累!谁干谁知道。”郑佳远如是说。记者了解到,一块普通空心砖6公斤,一立方米是186块,6立方米就是1116块,一天就得拿起放下2232
次,总重量
6696公斤。左手拿砖,右手要将砌砖的水泥摊平摊匀,这也是力气活。干活时全是站着,一天站十几个小时。郑佳远告诉记者,一天下来,腰酸腿疼,虎口像裂
了似的,胳膊肌肉都不停地抖。
建筑工人干活多数情况是在室外,必须忍受风吹日晒。郑佳远说,夏天高温时沈阳也有30多摄氏度,晒得头晕目眩,为了坚持干活儿,每天上班都要吃解暑药、
喝清凉茶。原则上工地温度高于体温就不能开工,但为了抢工期,温度再高也得硬着头皮干。
“挣这俩钱,都得给医院送去”
走在建筑工地墙外,郑佳远指着高处正在焊接的农民工对记者说,“你发现没,工地上焊钢龙骨的工人几乎没有年轻人,因为听说弧光对人体有辐射,杀精子,
影响生育。高空作业不像地面作业,不能手握防护罩,只能戴个眼镜保护眼睛,因风吹日晒脸粗糙不好看,年轻人怕找不着对象不爱干。还有防水工,虽然国家
明令禁止使用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但有厂家生产,也就有工地敢用。防水工每天戴着防毒口罩,工作两个小时就得换班。干得久了就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时间长了,就会得职业病。”
据他介绍,工地上每天尘土飞扬,多数农民工肺不好;由于噪音大,听力也会下降。近些年,为了清肺除尘,施工单位会发放口罩,食堂也会炖有利于清肺除尘
的菜,如猪血,但很多农民工觉得戴口罩捂得难受,不爱戴,也不愿意天天吃猪血。
居住条件也不好,郑佳远说,住的就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初春和深秋时的沈阳,工人们睡觉穿着棉衣、棉裤,棉被上再加盖军大衣,还是“冻的要死”;夏
天屋里汗臭、脚臭混杂,气味难闻再加上闷热,一时半会儿都睡不着。
郑佳远说,在建筑行业干久了,大多数人都是“小毛病”缠身,比如腱鞘炎、关节炎、风湿病、胃病等,而他自己则患上腰脱,“挣这俩钱,都得给医院送去。
”
“寂寞,太寂寞!”
“在建筑行业打工,除了干活儿,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寂寞,太寂寞!”郑佳远说,工地也在不断增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他所在的工地就设有“夫妻房”
,尽管如此,家人还是很少来。“太远喽,从湖北到沈阳2000多公里,只能我8个多月回家一次。”郑佳远翻看着手机里儿子和妻子的照片告诉记者,他每天最大
的幸福就是与远在老家的妻子通个电话,唠叨一下刚上高一的儿子和80岁的老母亲。“儿子14岁,正在叛逆期,不听妈妈的话,让我担心。母亲岁数大,不爱吃
饭,也不听劝。”郑佳远说完叹了口气。这么多年出门在外,总是惦记着家人。这些年他一直很节省,把挣来的钱都寄回家了,家里翻修房子的钱就是他挣的。
他很伤感地对记者说:“等我老了,干不动了,也就能回家和他们团聚了。”
生活寂寞,他们只好自己找乐。“找小姐”、“临时夫妻”……网上有不少关于农民工打工时出现问题的报道。郑佳远告诉记者,他们下工后,有时去喝点小酒
,为了缓解寂寞,也是为了解乏。“经常喝多,谁都知道喝多了难受,还伤肝,可没办法,寂寞难耐,喝醉了回去倒头便睡就什么都忘了。有时也去唱卡拉OK,
嚎几嗓子,消磨消磨时间,也缓解一下寂寞。”
据了解,沈阳市建筑行业共有职工38.8万人,其中农民工36.2万人,而郑佳远只是这36.2万分之一。每天承受着身体上的劳累与损耗,网络上一直热炒建筑行业
农民工是高薪行业,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工作有多么辛苦。“高辛”换高薪,这话丝毫不夸张。
采访就要结束时,郑佳远对记者说:“没办法,我没上几天学,只能干这活儿。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干,嫌脏嫌累,以后我也绝对不让儿子干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