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所公办校刚开学12名农民工子女转学
(2013-09-19 08:48:03)
标签:
杂谈 |
《工人日报》(2013年09月19日 03版)
手续了。白老师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公办小学任教,同时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在这个
农民工子女数量占90%的学校里,刚开学就流失十几个孩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但“12个孩
子,11个回了老家,只有1个转到通州的小学,这和往年有很大不同。”有老师透露,流
失学生去向的变化,反映出更深层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流失的原因已经发生了变化。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父母工作的变动曾经是导致这些农民工子女辗转漂泊的首要原因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父母工作的变动曾经是导致这些农民工子女辗转漂泊的首要原因
。外来务工者工作的不稳定,使得他们的子女成为一批有着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随到
随学、随学随走”。然而,随着农民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越
来越重视,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北京市大黄
庄小学校长向记者介绍,“有的家长去了通州工作,我们学校劝他就近入学,他还是坚持
送孩子来我们学校,即使远一点也不介意。”
在城市受教育成本太高也曾是不少农民工头疼的问题,但现在城市里公办小学的零收费政
在城市受教育成本太高也曾是不少农民工头疼的问题,但现在城市里公办小学的零收费政
策免去了他们的经济顾虑。“在城市里比农村更省,一分钱不用花。”一位农民工家长对
记者说,除了不收费,城市里的学校教育质量高、能见到“世面”,这都不是老家能比的
。记者走访了两所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办小学发现,学校专门组织成立了农民工子女
社团,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有的甚至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小学生活动;同时,这两所
学校在各项教学评比中也位于区县前列。
既然农民工作为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城市里的学校又能提供免费和优质的教育,为
既然农民工作为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城市里的学校又能提供免费和优质的教育,为
何仍不断有农民工子女流失?一位小学校长向记者道明了个中原委,“想正经上学,想用
知识改变命运,就必须得走。”
记者采访发现,年级越高,流失的孩子越多。“小学1到3年级,基本不会有孩子走;3年
记者采访发现,年级越高,流失的孩子越多。“小学1到3年级,基本不会有孩子走;3年
级往后,走的越来越多。”该校长解释说,因为各地中高考政策不一,考试标准也不一样
,北京的教育很难适合农民工子女,不但不能给这些外来的孩子带来优势,反而可能因为
教学内容、进度和教育方式的差异使得他们无法适应地方的教育和考试。因此,回老家成
为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流失后的最终去向,对教育的重视、更长久的教育计划成为导致农民
工子女从城市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一篇:苹果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后一篇:环卫工咋成了训子“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