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从2009年开始,就陆续出现了教育债务问题。学校学位由原来的公办,转变成了现在的‘民办’。我们的高中学位有四成在还贷款。”郑炽钦坦言。“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大省来说,这样的情况,确实要想办法解决。”他建议,省政府应想方设法,在今后五年内争取使教育负债“零增长”。
郑炽钦解释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制,“既要办学又没钱”,不得已而采用了这种办法。
据资料介绍,广东实验中学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的国家级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2004年8月建成的高中校区,坐落在芳村龙溪大道,占地188亩。记者从广东实验学校的官方网站上看到,招生分为公办公费、公办自筹经费班两种,每年招生人数约为1000人,全校学生约3000人。公办自筹经费生的收费标准为9800元/学期,而公费生的学费仅为1100多元。据了解,这些自筹经费生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分不够钱来补”的本地生,二是非广州户籍的学生。
早在2007年的广东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郑炽钦就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他曾透露,广东实验中学贷款2.9亿元建设了高中新校区,贷款全部由学校偿还,分十五年还清,每年还款额在1000万~2000万元左右。“省教育厅不给钱,但给政策让我们收自筹经费生,每年就靠这个来还债。”当时他说。
事实上,学校通过收取择校费来偿还建校扩招的贷款的现象在部分中学长期存在。全省不同级别的学校择校费情况也各不一样。有家长担忧自筹经费生的数量过多会影响择优生的学位数量,导致教育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