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安全事故频发 警惕岁末“死亡魔咒”
(2012-12-07 17:51:45)
标签:
杂谈 |
《工人日报》(2012年12月07日
04版)本报记者 王冬梅
12月3日,刚上任7个月的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在全国安全生产调度视频会议上忧心忡忡地强调:现在到年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是历年来事故多发易发时段,各地及相关部门要真正把安全摆在“第一”的位置上,采取更严更实更新的办法措施,确保重大事故不反弹,确保特别重大事故低于去年。
很多人评价说,尽管国家安监总局的历任局长工作方式各异,但几乎没有例外地都要在岁末振臂高呼:“警惕第四季度重特大事故高发”,“认清四季度面临的严峻挑战”。事与愿违,预警总是无效,不想发生的事情总是重复发生。
大量事实表明,最近15年来,第四季度,尤其是最后一两个月基本上都是重特大事故的高发期,无数血淋淋的事故在每年的岁末上演,安全生产好像中了“魔咒”。2011年进入四季度后,工矿商贸、交通运输、消防火灾、校车等事故集中反弹,10月份发生重特大事故14起,为2008年以来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多的月份。
国家安监总局历任局长均分析过出现岁末“死亡魔咒”的原因,多种多样的因素中,最大的痼疾是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进入四季度后,一些企业为了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考核指标,往往开足马力生产甚至带病运转,煤矿等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速、超负荷运行。而一些建设项目年底之前抢工期、赶进度,一些烟花爆竹企业进入生产、销售、储运的高峰期,非法生产经营活动抬头、回潮。一些利欲熏心的企业忽视生产安全,投入保障不到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事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可以说,正是“利益之手”给岁末安全生产套上了“死亡魔咒”。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干部政绩观扭曲,重视安全生产的口号喊得响,落实有差距,安全与发展“两张皮”。这些人大脑被“利益之手”左右,挖大挖深了安全生产的“死亡陷阱”。还有一些安全监管人员“为虎作伥”,执法不严,监管不力,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只重治标,不重治本,源头治理不落实,特别是对高危企业复产复工验收把关不严,造成重大事故多发。
谁能破解岁末安全生产“死亡魔咒”?如果监管部门能最大限度地斩断“利益之手”,让监管人员换上“包公脸”,即使无法让其消失,但至少可以让其减弱,这样就会让很多家庭在年终岁末少些哭声,多些笑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