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后矿工”的井上井下世界

(2012-09-15 13:56:05)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2年09月15日 03版)陈建宇 摄影报道
 
 
图1、出井时,工友们都会例行排队,一身疲惫大家跟入井时一样,很少有人说话。http://blog.workercn.cn/attachments/2012/09/9_201209151349511FeMv.thumb.jpg

 
图2、下班回宿舍第一件事,就给家里人发个平安短信。

 
图3、矿区内 , 帅气的小刘很少被当成矿工 , 多数人以为他是后勤人员 。
图4、姐姐亲手为刘孟杨做 “ 护身符 ” 一直系在胸口 。

 
图5、工友们特愿意不时开开他的玩笑 。
 
    这个通道连着两个世界:一个井上,一个井下。井上的他帅气,青春风扬;井下的他又黑又脏,沉默寡言。
从地下500多米的矿井通道上来,90后小伙刘孟杨扬着一张满是煤灰的小脸回到住处,几捧清水扬到脸上,手指间露出了稚嫩的脸庞……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个在井下熟练地摆弄工具的小伙儿,前不久刚刚度过了自己21岁的生日。
在井下,一身蓝工装,头顶安全帽,白皙的脸上深一道浅一道的黑色痕迹,全身上下遍布煤灰;出井后,换上牛仔装,帅气的他走在路上常常引来年轻女孩子的注目。
刘孟杨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下井的经历:“紧张、刺激,就像上战场一样。”第一次下井之前,刘孟杨看到刚从井里出来的工人,脸上、身上全是黑黑的煤灰,只有一双眼睛在那转动,感觉有点吓人。刘孟杨说,当时是横下一条心才踏上了下井的电梯,“腰里别着一袋子的工具,头顶安全帽,脚蹬绝缘胶靴,就像上战场。”
平时的生活很简单,早上下井、晚上升井,刘孟杨的工作见不到太阳。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刘孟杨感受到了煤矿工人的艰辛与奉献。
“干这个工作需要较好的体力,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当矿工。”在矿上已经工作1年的刘孟杨表示,虽然工作环境“有点恶劣”,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收入还不错。
“我想攒几年钱,然后回家开个店,提起井下的工作,家里人还是很担心。”谈起家人和将来,小伙子脸上露出腼腆的笑。
刘孟杨说,来矿上工作前,姐姐还专门为自己用毛线织了一颗红心做护身符,家里人担心自己的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