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工市场遭遇转型之困

(2012-05-10 10:49:35)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2年05月10日 05版)
  
本报南京5月9日电 (记者王伟)华东地区最大的民工劳务市场——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由于打算把名字改为人才市场而被主管部门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叫停。今日,记者采访该市场负责人李怀仁得知:“原先的‘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名称不变,但要在边上再挂一块牌子——南京安德门人力资源公司。5月12日起,我们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正式开张。既为民工就业提供服务,也为大学生服务。”
在江苏,只要一提到安德门,人们都知道,这里有个民工劳务市场。10年前,为解决南京城中存在的劳务“黑市”现象,南京市利用一家企业的场地,投资筹建了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后实行市场化运作,由民营企业经营。10年来,市场先后成功介绍了44万人次就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劳务市场。
记者注意到,与一般的民营职介不同,该市场是南京第一家由政府扶持创办的劳务市场,享有少量补贴,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职介费多年来实行35元的政府指导价,远低于百元以上的行市。但是,毕竟是“企业化、市场化的管理运作模式”,面对更大的市场期望值,民工市场转型拓展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比如,成功介绍一名大学生,职介费就可得到400元,远高于民工的职介费。据悉,民工市场有40多名管理人员,一直靠较低的职介费和64个窗口租赁费养活,尽管名声在外,但市场经营一直在“持平”状态徘徊。
李怀仁告诉记者,来市场求职的民工,大多来自安徽和苏北。这些年,民工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前来市场就职的民工比原先少了。一是大家的就业观念变了,更多的人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而不再到南京这样的异乡就业。同时,随着南京企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量也小了。
“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市场,就是大学生就业。江苏有120多所高校,光南京就有40多所。能不能在其中分得一杯羹?还有,现在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增大,客观上也给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李怀仁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前不久,市场与南京兰翎就业创业园合作,有了开设大学生窗口的想法。民工市场办公室主任袁亮说,和通常的大学生招聘会相比,市场有全年全天候提供服务的优势,可作为其他市场的补充。
李怀仁告诉记者,不管怎么发展,政府要求的为民工服务的公益性不会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