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总任务及子任务
(2022-10-18 15:47:13)
标签:
教育 |
第六单元 |
||||
单元 教材解读(包括单元主题、单元语文要素) |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词句。《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安排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 |
|||
课时 |
教学内容 |
任务设计 |
||
第1课时 |
精读引领课
|
任务一 |
认识5个生字,学习“断、楚”等13个字,学习多音字“抹、磨”。 |
|
|
|
任务二 |
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
|
第2课时 |
精读引领课
|
任务一 |
运用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
|
任务二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
|
第3课时 |
单元预习课
|
任务一 |
认识31个生字,随文学写“优、淡”等39个字,读准多音字“参、臂、兴、舍”的读音。 |
|
|
|
任务二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 |
|
|
|
任务三 |
借助文章中心句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
第4课时 |
精读引领课
|
任务一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
|
|
任务二 |
能找出段落的关键语句,借助他理解段落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
|
|
|
任务三 |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
|
第5课时 |
精读引领课
|
任务一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
|
|
|
任务二 |
能找出课文第四到六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
|
|
|
任务三 |
勾画出优美的句子,并积累下来,感受景色的美丽。 |
|
第6课时 |
组文阅读课
|
任务一 |
阅读文章,感受景物不同风格的美,积累优美的句子。能利用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知道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 |
|
|
|
任务二 |
继续学习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
|
第7课时 |
精读引领课
|
任务一 |
了解“总-分-总”结构,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
|
|
任务二 |
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富饶。 |
|
|
|
任务三 |
运用生动的语言,写一写家乡最美的季节。 |
|
第8课时 |
自由阅读课 |
任务一 |
自由阅读四篇文章,发现关键语句,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
|
|
|
任务二 |
勾画好词佳句,细细品味,简单批注,并积累好词句。 |
|
第9课时 |
习作指导课
|
任务一 |
能仔细观察一处地方,并写清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
|
|
|
任务二 |
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
|
第10课时 |
习作评改课 |
任务一 |
通过赏析班内习作,修改自己的习作,写清有什么,是什么样子。 |
|
|
|
任务一 |
通过赏析班内习作,修改自己的习作,写清有什么,是什么样子。 |
|
第11课时 |
单元整理课 |
任务一 |
完成“识字加油站”认识带“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完成“词句段运用”,积累ABB式的词语,并再次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写作。 |
|
|
|
任务二 |
背诵积累古诗《早发白帝城》,用多种方式展示本单元的积累,表达自己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
|
第12课时 |
整本书阅读课 |
任务一 |
阅读精彩片段,感受这本书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
|
|
|
任务二 |
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通过阅读,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壮美河山,拓宽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