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2-04-06 19:39:14)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泰山庙街小学六年级  杨翠芳

一、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词句,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桥》的深刻涵义,为老支书写一篇年度人物颁奖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山一般的伟大形象(镇定如山、威望如山、大爱如山、父爱如山),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六课《桥》,孩子们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课题)

2、老支书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正如司马迁讲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在表达方面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民主导学

出示活动单一:感受险情危急,;理清人物间的关系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找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想想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灾难?

2.天灾面前,窄窄的木桥会发生什么?全村人面临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一起出示)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2、师:从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这是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令人胆战心惊。

  生:这座桥成了唯一的通道,但会被凶猛的洪水冲垮。

生:洪水像野兽,恶魔一样的灾难,让人充满恐惧,很害怕被洪水冲走,村庄被吞没。

生:突如其来、汹涌澎湃、来势凶猛……

3、师小结: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洪水势不可当的形象更生动,短句可以渲染紧张的气氛,要读得快而有力。 

4、感受人们的慌乱

面对这势不可当,来势汹汹的洪水,村民们有什么反应?(板书:村民们)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乱哄哄的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生:从“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拥去”体会村民的惊慌失措(慌不择路)。

生:村名们面对灾难毫无防备时的害怕与慌乱。

板书:慌不择路)

过渡:洪水势不可当,村民们惊慌失措,时间万分紧迫!但此时此刻,有一个人不一样? 谁?(板书:老汉)

活动单二、品读人物

1.默读723段,思考:他是怎样的一位老支书?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圈出表现老支书形象特点的词语,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组内交流,准备汇报。

 交流预设:师:从哪些话你读出老汉的什么特点?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出示)

生:这一句话中的像一座山最能表现老汉在灾难面前的沉着冷静。

师:镇定如山,体会得好。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感受到老汉特别沉着?

生:盯着。盯写出老汉特别有威严,他想用眼神告诉人们要排成队伍,这样大家全都能逃出去。

生: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从“望”看出老汉在人们心中是一位深的人心的好干部。

生: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早早地在木桥前等待大家,因为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小结:在灾难面前,老汉的表现与村民们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一心为群众的好干部。

2、朗读体会:8、9段,再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7段,再读体会。

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生:老汉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他让大家先走,自己跟党员最后再走,我感受到他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从感叹号我感受老汉的语气很强,他把所有生的希望都让给人民群众。

生:他想让人们多逃出去一点,把生的希望留给人们,死的危险留给党员。

师:这就是老汉的心声。让我们齐读。

此时情势更加危急,在大家有序撤离时发生了什么?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生:我从“吼”“像只豹子”这个词看出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儿子是党员,要求儿子把群众放第一位。

生:我感受到这是一个一心为人民着想,舍小家为大家的老支书。

生:我觉得是不徇私情、铁面无私的老汉。

小结:是党员,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老汉的眼里已经没有父亲和儿子,只有党员和村民。

此时的情势怎样的?村民们面临的是什么?

出示: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谁可以读好这句话?指生读,齐读

师:在危险来临时,这一揪意味着什么?

生:村民们多一份生的希望,儿子面临着死亡。

出示:14、15自然段,指导朗读。

5、过渡:文中还有一处写到“吼”,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出示: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生:从“吼”“推”我感受到了他的——父爱,父爱如山(板书:父爱如山)

生:因为当时洪水已经很大了,老汉想再为儿子助一把力,把他推上去,他希望儿子能活下去。

师:是的,洪水变得怎样?

出示:“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小结:结合此刻的环境,再看老汉的动作,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汉此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老汉对儿子的爱。老汉吼道,齐……

师:水已经爬上胸膛了,老汉心急如焚,再读……

6、过渡:一个推字,让我们感受到老汉如山般的父爱,可是洪水无情,请大家拿起书,看着21-23自然段,齐声朗读。

师:洪水吞没了一切,无法吞没的是什么?

生:是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生:是老汉光辉无比的老党员的形象

7、师:那此时此刻,这还只是一座窄窄的木桥吗?它是一座什么桥?

生:是老汉用生命为村民搭起的一座通往安全的生命之桥。

生:是一座党员和人民之间架起的心灵之桥。

8、师:好,一起再读课题。

你看,作者就是抓住老汉的神态、动作、语言,直接描写老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镇定如山、威望如山、大爱如山、父爱如山的老汉。

9、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描写洪水的句子,和后面描写老汉的句子结合起来,你又发现了什么?作者描写洪水是为了什么?

生:是为了烘托老汉的光辉形象。

生:既写出了老汉的光辉形象,又烘托出了当时紧张的气氛,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小结:通过描写洪水来表现老汉的形象,我们把它叫做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10、同学们,这是一篇小小说,小小说要求篇幅越短越好,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却用了4个自然段来告诉我们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是不是太啰嗦?为什么不在前面直接告诉我们老汉揪出的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当你读到最后才知道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老汉真的可以为了村民,把自己和儿子的生死置之度外。

师:那此时你对老汉更加……

生:令人敬佩。

师:同学们,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是作者设置悬念的效果(板书:设置悬念)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洪水和老汉的特点,还找到了作者表达上的一些特色。

活动单三、迁移运用,自学《船长》

: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了小小说有哪些特点?

生:语言简洁、环境衬托、结尾巧妙。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船长》,继续领悟小说的特色。

1. 默读《船长》,组内交流在你眼中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2.与《桥》相比,两篇小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语言简短有力。

生:作者写“阴森可怖的薄雾”烘托了悲壮的气氛,突出船长形象的高大。

生:结尾不同。

3.《船长》结尾是对人物精神品质的赞扬,请你为老支书写一段颁奖词,体悟英雄的崇高境界。

板书设计:          

                   

         群众    党员    老支书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