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2-04-06 19:26:54)
标签:

教育

《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泰山庙街小学  二年级 杨翠芳

教材分析

大家排好队》这一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体验知道排队规则,以及不同的排队方式。

2.通过观看视频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

认识到公共生活中排队的必要性。

3.通过听故事、参与讨论提出解决排队中经常岀现的问题的方法既要守规则,也要懂礼让。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并能遵守排队规则

2.引导学生知道当规则与礼让产生冲突时如何灵活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家排好队》板书课题,齐读。

2.说说排队的好处?

指名说。

老师小结,排队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有秩序,更文明、更省时。

二、活动过程

过渡:接下来我们走进课本,怎样排队好?

1.出示活动一:怎样排好队

说一说:1.图中画的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2.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3.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

预设:图一,同学们该跳大绳的游戏,大家在排队时来了一位同学,他说看我跳一个。这样不对,很不安全,如果是我,要在队伍后面排队,人人排队,大家轮流的都能玩儿上。

(板书:人人排队 平等)

2.观看《跳大绳》视频

3.讨论:

      1.图中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2.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

(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遇到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互相帮忙。然后选小组代表准备好,进行交流分享。)

预设:图二,打饭的时候,同学遇到了好朋友,喊他快来排在前面,这样插队是不好的行为,应该先来的排前面,后来的排后面。如果是我,我就排到队伍的后面去。

小结先来的排在前面,后来的排在后面,这样叫做先来后到。(板书,先来后到  有序)

图三,银行取钱时,有位叔叔看到前面只有一位阿姨,直接走过去排队,保安提醒他,请您站在一米线外,他说道两个人还要排队?我认为两个人也要排队,不要靠的太近。

为什么不能靠的太近呢?

在银行取钱的时候呀,为了防止别人看到自己的密码,所以要离一点远,站在一米线外等候。

银行一米线的作用,强调的是排队要有间距,要尊重隐私的规则,(板书:银行一米线 尊重隐私)

师问:同学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一米线吗?

指名说。

老师问,知道一米线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说完之后,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知道一米线的场合及好处。

(板书,一米线既是安全线,规则线也是文明线),因此即使有两个人也要排队。

图四:一个人要挤公交车,如果挤不上这班车就会迟到了,心里很着急。他想插队,我认为他不能插队,大家都排了好长时间的队,都很辛苦,你一插队伍就乱了,也容易发生拥挤。

孩子很有见解,分析得有道理。

如果他想插队上车,不想迟到,很可能有急事,比如赶飞机,赶火车。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辩一辩,有的说要插队,必须征得后面人的同意才能插到队伍里面。有的同学说,那也不能插队,大家排了很长的队,很辛苦的。

根据大家的观点,总结一下迟到不是我们插队的理由,如果遇到这样紧急的情况,就得征得大家的同意才能插到队伍里面。

(板书:紧急情况  征得同意)

这件事情也引发引发我们的思考:大家想想,如果你乘坐公交车出门办事的话,应该怎样做就才会迟到呢?

生说要早一点出门,留足够的等待乘车的时间。

师总结,通过四幅图,我们清楚的知道了排队的规则,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这样我们能更好的排队。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体验知道排队规则,以及不同的排队方式,既体验到排队的有序,也暴露排队中的问题,为本课教学做了铺垫。

活动三:绘本阅读,认识到排队中的守规则与懂礼让

边听故事边想想:如果你是东东,会怎么做?  

    1.现在请你来说一说,豆豆遇到了哪些排队问题呢?

 (1)预设:豆豆看到这么多人不想排队想拉妈妈到前面去,妈妈是怎么说的呢?你早知道了什么?是啊,先来后到,我们要讲究次序。(教师相机板书:守规则)

 (2)预设:排在前面的一位大哥哥离伍打电话了,打完电话又回到队伍中,他做得对吗?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做才是最合理的?是啊,应该给后面排队的人打个招呼,相信大家会同意的。

(3)预设:轮到豆豆和妈妈上车了,妈妈为什么让排在后面的老爷爷先上车呢?排队不是应该先来后到吗?原来,当遇到特别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老人、病人时我们应该礼让他们。(板书:懂礼让)

(4)预设:在饮水机前装水的时候,前面的叔叔让豆豆先装,这时候他心里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他该说什么呢?是啊,当得到别人礼让的时候,要说感谢,这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哦。当你尊重别人的时候,也能得到人家的尊重哦。

 (5)预设:豆豆在卫生间遇到一位小朋友,说很急要先上卫生间,你觉得豆豆该怎么做?是啊,当别人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也要懂得礼让。

 2.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礼让他人或得到他人礼让的事情呢?请你说说

小结:规则需要大家来遵守,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要灵活应对。做到既守规则,又能懂礼让,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对豆豆排队时遇到的几个问题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既深化规则意只,又拓展认识到规则不是僵化的,遇到实问题时还要灵活应对,懂得礼让,体现了本课程所倡导的规则与道德相互补充、融合的关系。                                                                      

三、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遵守规则,但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也要懂得礼让,希望大家在遇到他人特殊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为他人提供方便。    

学习文明公约

请各位同学在以后的生活中按照公约去做咱们看看谁做得最好

五、板书设计

                      大家排好队

                   

  先来后到  有序

自觉排队  礼让

 

 

     

 

 

 

 

 

 

 

 

 

 

 

 

《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泰山庙街小学  二年级 杨翠芳

    

《大家排好队》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第三课。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虽然知道语文课堂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区别之一在于活动性。但受经验的影响在第一次的试教中还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设计了这节课并缺乏活动性学生的参与性也较低。后来经过年级老师共同磨课本着活动性和尊重学生学情选择进行了第二次设计的修改。在第二次教学中我觉得这节品德课有以下几特点

  1.整节课的活动性有所增强无论是学生活动还是学生的参与度都比第一次有很大的进步。

  2.三个活动清晰明了层层递进。从一开始的活动“大家聊排队规则"教学如何有效学习排队规则,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呢?我在教学中运用观察图片,谈论交流观看视频,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活动,学生在比较中真正地懂得了什么叫规则,意识到规则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秩序和文明。这样学生才会产生遵守规则的欲望,进而能够主动地去维护规则、遵守规则。让学生感悟到了排队的重要性后来听绘本故事“守规则,懂礼让"最后到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每个环节之间紧密结合。

  3.在让学生聊排队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引导扎实开展活动由于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为此借助视频让学生思想认识得到了提升。接着再让学生帮助东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当然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这是节以讨论交流活动体验为主的课,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小组活动,并在交流中更机智地引导这是需要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的。再比如,关于认识银行“一米线”,尊重隐私的规则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应该让学生更准确表述说说生活中自己的经历,以及一米线的作用,不是用视频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活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更能深刻体会到“一米线”是规则线、安全线、文明线。关于紧急情况,征得同意”的规则,处理还不够成熟。主要是老师预设的不充分,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后,不能积极地应对与指导,缺乏深入引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导致落实不到位,感觉停留在表层,无法走进心中,没有化作行动。

老师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这方面也得加强在学生的汇报交流时多听取孩子的发言多关注课堂生成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生活化,很多属于习惯养成为目的的课学校里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队需要在课后有所习惯养成的延伸。我想如果能设计下课后指导行为评价策略的话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