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2-04-06 19:26:54)
标签:
教育 |
《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泰山庙街小学
教材分析
《大家排好队》这一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体验知道排队的规则,以及不同的排队方式。
2.通过观看视频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
系,认识到公共生活中排队的必要性。
3.通过听故事、参与讨论,提出解决排队中经常岀现的问题的方法,既要守规则,也要懂礼让。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并能遵守排队规则。
2.引导学生知道当规则与礼让产生冲突时如何灵活掌握。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家排好队》板书课题,齐读。
2.说说排队的好处?
指名说。
老师小结,排队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有秩序,更文明、更省时。
二、活动过程
过渡:接下来我们走进课本,怎样排队好?
1.出示活动一:怎样排好队
说一说:1.图中画的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预设:图一,同学们该跳大绳的游戏,大家在排队时来了一位同学,他说看我跳一个。这样不对,很不安全,如果是我,要在队伍后面排队,人人排队,大家轮流的都能玩儿上。
(板书:人人排队 平等)
2.观看《跳大绳》视频
3.讨论:
(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遇到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互相帮忙。然后选小组代表准备好,进行交流分享。)
预设:图二,打饭的时候,同学遇到了好朋友,喊他快来排在前面,这样插队是不好的行为,应该先来的排前面,后来的排后面。如果是我,我就排到队伍的后面去。
小结先来的排在前面,后来的排在后面,这样叫做先来后到。(板书,先来后到
图三,银行取钱时,有位叔叔看到前面只有一位阿姨,直接走过去排队,保安提醒他,请您站在一米线外,他说道两个人还要排队?我认为两个人也要排队,不要靠的太近。
为什么不能靠的太近呢?
在银行取钱的时候呀,为了防止别人看到自己的密码,所以要离一点远,站在一米线外等候。
银行一米线的作用,强调的是排队要有间距,要尊重隐私的规则,(板书:银行一米线 尊重隐私)
师问:同学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一米线吗?
指名说。
老师问,知道一米线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说完之后,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知道一米线的场合及好处。
(板书,一米线既是安全线,规则线也是文明线),因此即使有两个人也要排队。
图四:一个人要挤公交车,如果挤不上这班车就会迟到了,心里很着急。他想插队,我认为他不能插队,大家都排了好长时间的队,都很辛苦,你一插队伍就乱了,也容易发生拥挤。
孩子很有见解,分析得有道理。
如果他想插队上车,不想迟到,很可能有急事,比如赶飞机,赶火车。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辩一辩,有的说要插队,必须征得后面人的同意才能插到队伍里面。有的同学说,那也不能插队,大家排了很长的队,很辛苦的。
根据大家的观点,总结一下迟到不是我们插队的理由,如果遇到这样紧急的情况,就得征得大家的同意才能插到队伍里面。
(板书:紧急情况
这件事情也引发引发我们的思考:大家想想,如果你乘坐公交车出门办事的话,应该怎样做就才会迟到呢?
生说要早一点出门,留足够的等待乘车的时间。
师总结,通过四幅图,我们清楚的知道了排队的规则,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这样我们能更好的排队。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体验知道排队的规则,以及不同的排队方式,既体验到排队的有序,也暴露排队中的问题,为本课教学做了铺垫。
活动三:绘本阅读,认识到排队中的守规则与懂礼让
边听故事边想想:如果你是东东,会怎么做?
(3)预设:轮到豆豆和妈妈上车了,妈妈为什么让排在后面的老爷爷先上车呢?排队不是应该先来后到吗?原来,当遇到特别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老人、病人时我们应该礼让他们。(板书:懂礼让)
(4)预设:在饮水机前装水的时候,前面的叔叔让豆豆先装,这时候他心里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他该说什么呢?是啊,当得到别人礼让的时候,要说感谢,这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哦。当你尊重别人的时候,也能得到人家的尊重哦。
小结:规则需要大家来遵守,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要灵活应对。做到既守规则,又能懂礼让,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对豆豆排队时遇到的几个问题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既深化规则意只,又拓展认识到规则不是僵化的,遇到实问题时还要灵活应对,懂得礼让,体现了本课程所倡导的规则与道德相互补充、融合的关系。
三、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遵守规则,但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也要懂得礼让,希望大家在遇到他人特殊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为他人提供方便。
四、学习《文明公约》
请各位同学在以后的生活中按照公约去做,咱们看看谁做得最好。
五、板书设计
自觉排队
《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泰山庙街小学
《大家排好队》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第三课。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在本课的教学中当然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这是节以讨论交流活动体验为主的课,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小组活动,并在交流中更机智地引导,这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的。再比如,关于认识银行“一米线”,尊重隐私的规则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应该让学生更准确表述,说说生活中自己的经历,以及一米线的作用,不是用视频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活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更能深刻体会到“一米线”是规则线、安全线、文明线。关于“紧急情况,征得同意”的规则,处理还不够成熟。主要是老师预设的不充分,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后,不能积极地应对与指导,缺乏深入引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导致落实不到位,感觉停留在表层,无法走进心中,没有化作行动。
老师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这方面也得加强,在学生的汇报交流时,多听取孩子的发言,多关注课堂生成,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生活化,很多属于习惯养成为目的的课,学校里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队,需要在课后有所习惯养成的延伸。我想如果能设计下课后指导行为,评价策略的话,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