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生活有规则教学反思
(2022-04-06 19:23:54)
标签:
教育 |
本课侧重点是培养学生公共生活的规则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学习协商解决集体事务,进行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启蒙教育。常见的班级规范教育多是老师的告诫教育,尤其在低年级学生,很少参与班级规范的讨论和商定,教学中我们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以“点亮班级五星”作为话题切入,了解如何获得红星,需要每位同学的努力,在卫生、纪律、体艺、特色、阅读等方面,对比上周与本周得星情况,知道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无法得到五星,帮助同学建立个人行为与班级规则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辨析班级生活,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不合适,讨论总结出文明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参与,懂得班级的荣誉 是每一位同学共同努力得来的,形成班级成员的约定,在班级生活中引导学生由服从命令走向尊重契约,在学生真实的行为对比中,感受到班级规则的重要性,利于学生,自觉遵守班规。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在班级生活中更需要细致的行为指导,在制定班规过程中,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重点围绕班级生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关注具体的行为,使约定有理有据,且具有针对性及实际学习生活指导意义,这样的约定不仅是学生自己达成的,也是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需要的,自然他们也会乐意遵守。
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行为习惯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就养成,需要不断强化认知和意识,需要不断督促与管理才能成为自觉的习惯,因此,在教学及课堂延伸活动中,以班级生活记录表的活动方式,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习惯养成,学生在实践设计的班级生活记录表活动中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更可贵的是,有些学生认识到,只要心中想着他人,就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可见,被规则约束的行为正在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和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应该交给学生用真实的数字记录说明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办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他们在多方面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