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议亊点评 |
陈半仙对悟道的兴趣没有孙半仙高,他人讲究实用,讲究程度有时是急功好利,他曾说过,悟道有啥悟头的,对道是什么有千把字就说明了,人悟来悟去没有超过道的基本的东西。
陈半仙对孙半仙说,你好悟道,可道有许多的道门,儒释道各有自己的道,究竟那个道最对?
孙半仙:儒释道的道都是道,没有谁对的多谁对的少,儒释道三家对道的定义各有优点,它们不同的是站的角度不同,对道的表述有所不同。
陈半仙:是这样
孙半仙:现在有不少的人不局限门户之见,站在科学的角度说明道定义道。
孙半仙:道德经讲的是事物中的理,其中讲了事物中的规律,规律是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老子的道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万物最初的是道,有“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的本真,本真是道。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个人不见为的顺众人共常是道,有“天之道”有“人之道”的物的道和人的道,老子讲的道有许多的相,它有待人去悟去归总去概括去简明去提要。
陈半仙:清静无为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孙半仙:看起来消极,其实是追求好的生存状态。
陈半仙:人要活得自然
孙半仙:人不自然时往往是有乱子的时候。
陈半仙:婴儿最可爱
孙半仙:那是少有执着,顺从嫩芽儿的天性。
陈半仙:朴素的,往往实用程度高。
孙半仙:没有渗虚头,话越多,越不值钱。
陈半仙:人有无为方可无不为
孙半仙:先简,才好向多。
孙半仙:老子的无为有个指向,他的无为是无不为的,“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言行合规律规则他的人就看不到有什么作为,其实他的为已合天地人的为,这为是与众人同为,人与众人同为就不见个人的为,这不见个人的为是一顺联百顺的为,是合天地的为,人合天地的为是无为无不为。
孙半仙:德就是评判人有没有好路走,这好路就是道,人得道自然有德。
陈半仙:理就是道,人理顺才活得顺。
孙半仙:道象路德是脚步。
陈半仙:道和德在统治着社会。
孙半仙:强者多道德,弱者少道德,弱者不善于用道德利己才成为弱者。
陈半仙:人间的规矩,社会道德,社会秩序是理的产物,是大家求好活的理生成这些,人依理而活人会有好的形象好的生活,因为理是有力量的。
孙半仙: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为是不妄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为,老子的无为是有常是一如是天人合一。
陈半仙:无为的样子象道
孙半仙:大道至简,它尤如地上的路,大道通大城市,它很少,小路通大路,小路很多。世上的物越大数量越少,世上的物越小数量越多。就理而言,大道理不多,最重要的道理只有一个,细枝抹叶的道理很多。事很多,物很多,它们都由一二生,它们都由一二分,它们都在不断地复归一二。
陈半仙: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孙半仙:物极必反,极大是一,极小也是一,极大极小统归于一,极处如圆开始也是最终。
陈半仙:圆形道的样子多
孙半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大阴小,阴小阳大,可是,阳大阴小,阴小中又有阳大,阴小阳大,阳大中又有阴小,一体二面的事物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陈半仙:一物二分彼此无多差别
孙半仙: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此大象彼大,彼大象此大,一事物此面越大彼面也越大,彼此相似度也越明显。
陈半仙:有道理
孙半仙:俗是普通的基本的,在老百姓中多见,雅是高的,是不怎么普遍的。俗,低,小,雅,高,大。大俗不是平常的俗,大俗是有雅参与的俗,因此,大俗即雅。
陈半仙:物极向反
孙半仙:道不远人,大道至简,道是最初,道是永恒,道是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道是自然规律,道是事物中的规律,道是规律,道是向美好的规律,规律可分门别类,行行有道有规律有规则有程序。世上各行各业都有实用的道,因人们反复行道,从而形成行为规则,道是俗的。
陈半仙:俗,可靠性高。
孙半仙:修道就是修人有好路走,修道也是修福修寿修儿孙,俗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道理道理道象理理象道,讲理的人有好路走,明理讲理依理而行就是修道。我观察有福有寿有儿孙的人都是合理程度高的人。
陈半仙:福少之人通情达理程度低
孙半仙:我寻思着,修仙最重要的门径靠思想,离开思想无它途。思想可分积极和消极两大层面,积极的思想系着健壮的言行和事物,消极的思想连着病弱的言行和事物,因此,得沿着前道走。人走上健壮的思想之道后就得讲究具体的定向目标,人的思想选择什么就易收获什么,而收获的快慢多少取决于心理投入,投入的多易收获的多。快慢取决于人勤的程度。在这之中,坚持很重要,人面对较生的事物有个尝试的过程,时间越长错处越少对的程度也就越高。
陈半仙:人经常想的事对的多
孙半仙:中国人已习惯行行有道,这道就是规律规则程序窍门。人修道也有分类,有修天之道的,有修人之道的,有图长寿的,有求灵魂有好去处去转世的,有修道法斗道法的,修道实质上是为己挣利谋利。
陈半仙:修道当修为己之道
孙半仙: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是平常心,老子的人之道是平常道。道法自然,自然如水,水好流平,物平最常见。平是宇宙中最大最普遍的规则。老子尚平的面是大的,老子尚的平是正常状态下的平,老子尚的平是常见的平。
陈半仙:向平是阴动
孙半仙:道是宇宙人类理想的灵魂和人时下实用的灵魂的结合,大美同心,千古一道,大道有常,常是人们定了向的规迹,常是人类肯定的行为模式,道就是常。
陈半仙:道是永恒
孙半仙:老子的复归于朴是返朴归真是回归常态
陈半仙:常里道性多
孙半仙:道,道路,道是路,路是道,路路相通,道道相通,路供人出行,道是心路,道是人心灵上的路道,心灵路道是畅通的。道路是物的路又是心的路,道路是道。道归根结底是对人有益的路,道是可收益的途径。
陈半仙:道象心路思路
孙半仙:道的运行在人舒畅的言行和畅达的众事之中
【道象一】
道象一,人得一就是得道。一是稳定,二是发展变化,一而二后又二而一是有序的发展有序的变化。这世界是二在反复运动着的世界,这世界是二在一式化的世界,这世界是吐故纳新波浪式发展的世界。
一有力量,一的力是同一化的力,金矿银矿铜矿铁矿是物质作同一性运动的产物。人类社会有社会规则它对人是同一性的规范化的要人们言行统一的。一的力量不仅仅只是个同一的力量,它还有在分中聚合的力量,它有纯化并联的力的同时还有凝聚力。人得着一的同一力和凝聚力就渐渐成为强者。
一是合是大,二是分是小是多,做官发财的近一多,平凡老百姓近二多,平凡老百姓照一中的同一的理看上去比做官发财的人更近一你为什说他们近二多呢?这是因为平凡老百姓虽言行多同但受一的力不多,他们中每个人受一的力都相差无几,他们一个又一个的多相同,不象做官发财的是好成其大的人,它符合一的大,符合一在分中的凝聚力量,宇宙中的星球是大的吸引小的,大存在力也大。
万物存一二,人生可分出一性人生和二性人生的。宇宙中有二大力向,它们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向心力和离心力存在在万物中,人,人事也不例外。对人而言向心力是一性的是内聚的力,这力是由大到小的,由宇宙到地球到国家到地方到家到自己的,离心力二性的是发散的力,这力是由自己到家到地方到国家到地球到宇宙的。
内聚力现实多,发散力浪漫多,人内聚力多平安温暖有序幸福,人发散力多易经风雨易受折磨易做官发财易得鲜花掌声。
陈半仙:二力各有优点
孙半仙:佛教中有平常心是道,道是常,常是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常是社会规则做事程序,常之所以重要是因它能带来社会的稳定有序和人心的安宁。
陈半仙:有常好
孙半仙:天道有常,道是人最常见最多见的,佛教中有平常心是道,道是常,常是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常是社会规则做事程序,常是重复,不能重复或很少重复的叫无常,常之所以重要是因它能带来社会的稳定有序和人心的安宁。
【经常重复的道性多】
自然规律是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是道
社会规则做事程序是经常重复的,社会规则做事程序是道
路可供人经常走反复走的路是道
人穿衣吃饭睡觉是经常重复的:
人穿的衣服是常见的样子,这样的穿法是道
人吃的饭是平常人家里的家常饭菜这样的吃饭是道
按时与大多数人同时睡觉,睡觉的样子是常见的这样的睡是道
重复性高的人家是人家与人家多同多相同着又重复着的人家是道
中等人家里的中等人是重复程度高的人,这样的人是得道的人
经常重复的为什么会是道呢?因为道是自然规律,规律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规律下有规则程序
规律规则程序是力求大自然和谐人类社会和谐的,不断重复的事物是规律多规则多的事物
重复生节律生节奏生有序的
陈半仙:自然规律是不断重复着的
孙半仙:重复让大自然产生秩序
陈半仙:人的不良的习惯也是不断重复着的,它们也是道吗?
孙半仙:人的行为重复只能说有明显的道性,人的不良习惯属于道中的有待清除的废物,它也显出一些重复的道性,但它同律性是低的,范围是小的,不合人之道的要求。
陈半仙:人之道是人类求生图存的道,它真的合道的意志吗。
孙半仙:现有的人之道是人探索出来的,现在仍然在探索中。
孙半仙:中国道文化丰富多彩,儒道佛都有各自的道文化,道文化在中国发展了二千多年,道文化中的人有忙丰富的有着意精简的。道文化传到老百姓那里就变得简单了,江苏金湖县即我的家乡这地方上的人连不识字的文盲都好象明白道似的,对好作怪的人说这样的人不上道子,这人会背道会背运会有霉倒的,道成了规矩,人规矩就是上道子。
陈半仙:规矩是做人之道中的重要内容
孙半仙:规矩是做人的道,论语第二章为政篇上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老先生到了七十岁人才中规中矩,可见规矩这个道修起来也不容易的。
陈半仙:修仙之人也得不断地习规矩
孙半仙:俗语上道子,这上道子是顺规矩的,民间说的上道子的人就是近道有道得道的人。
陈半仙:规矩重要,世上断子绝孙的或是有儿孙却缺角掉尾的人家几乎全是些不大上规矩的人家。
【修仙贵在精专】
修仙要有坚持精神,古时人们是用土来建房。土用木榔头砸实,农家在收获季节用棍子砸黄豆小麦等农作物,对做不好事的人就用东一榔头西一棒来形容。
建房土要一层一层地挨住捶,这很有讲究的,会做事的将土捶得一样粘连,不会做事的粘连紧松不一,这原因是榔头出力不均,对土没一样用力地挨住砸。
对砸黄豆小麦等农作物也是如此,一处多砸,一处少砸,见没砸好又翻过来再砸,再砸时还是用力不均,对之不实,费多的劲就是没将黄豆小麦砸干静,可见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要把握住火候,事要盯注做,要仔细地做,不可心急,作不实的图快是没有坚持将事做好的表现,人要坚持将事做长的同时还要坚持将事一步步的做到位。
坚持反复作事,事做的长了,就是专长,就是专家,就易得生存实力。坚持就是胜利,人在坚持中,易获得经验,经验的增多,人认识该事物的程度就加深,对的言行在增高,错的言行在降低,就凭此一点,说坚持就是胜利是有道理的
。
在人心理层面上与上边说的做事同理,自己的希望是心向,是计划,是力量,坚持自己的希望,坚持不断地努力实现这一希望,这么做希望就容易变成现实。
陈半仙:一分坚持,见一分成效
孙半仙:老子道德经讲的是阴性之理弱者之理它只告诉人们如何在阴柔上得利如何取巧得利及如何防范灾祸,人不应只求阴性生存之理,阳性生存之理也同样重要。
陈半仙:各有优点
孙半仙: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人当顺应自然规律。大自然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周而复始的,太阳升起又落下,人起床洗脸吃饭干活吃饭洗脚上床睡觉,长年就这么往复的循环着。日光之下无新事,人当习惯于不断重复的生活,象草木一样发芽成长直至衰老,人不应多刨根问底的追求什么人生意义,活着就是人生意义,人生如草木,人生意义也如草木,人当习惯于单调的生活,这叫修道,这叫顺其自然,这叫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不可违,有违自然规律人会受大自然的处罚,人活着不应找罚受,顺应自然是上苍的要求,人当顺应这个要求。
陈半仙:我们好论道,把论道当作是一种修仙法,这么做究竟好不好?
孙半仙:人心中有道是个好事,道在心中,人的言行易为道系,言行容易中规中矩的。
陈半仙:人生大道理无多,人安分守己的活重要,说自己该说的,做自己该做的,修仙也不例外,重要的是基本的东西,那百千种修仙法门中基本的东西为主,舍本求末是个错误。
孙半仙:修法在于精在于专
陈半仙:是的
【正道邪道】
孙半仙:修道有修正道的,有修邪道的。正道为中华修道正统,正道很简单,因重复的多而成俗套,它就是规矩,人修道得重做人之道的道门修习,人做不好修道无从谈起。修道是寻求对己有利,修道当参与社会竞争,修道当符合优胜劣败的竞争通则。
陈半仙:社会中有强弱规则
孙半仙:邪道是有些不上正律不合正版不上正路不靠常谱的,以投机取巧为能事,不以人的能力得利,常强调有一套重要。
陈半仙:全面进步才稳实
孙半仙:可以的地方以人间正道为主的多,这些地方讲究同好共上,注重聪明智慧,孬地方的人行邪道多,孬地方中的人自私得不顾整体提升,各顾各的多。他们反对人多讲理,他们认为人多讲理就会明辨是非,人多讲理会易知对错,人头脑清醒不利他那不合理的一套。
陈半仙:投机取巧是经常弄虚作假的,是朦人骗人的,是怕真的。
孙半仙:修邪道五花八门的多,黑道恶道妖道魔道狐仙道连民间都见修习,不过,邪道也讲理,也讲道内规则,也讲重强轻弱。
陈半仙:邪有邪理
孙半仙:邪道中的理所站的立场是邪的,但邪道中也有人要明辨是非,在圈内人对待的轻重上好顶针,要求精准合理的,这样,他们的有一套好有理相依,只有有理相依自己的一套才易强过别人的一套,这或多或少的近了正道。
陈半仙:是的
孙半仙:人因自私而行邪,邪道中的争强好胜在行动物丛林规则中的优胜劣败,人与人无情的多,人与人相待没正道好。
陈半仙:无能人好用邪招胜比他能力强的
孙半仙:道包含信息,但信息不能称之为道,道德的作用太大了,语言无法描绘其中精髓,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大到无外,小到无内,超越语言的描述和世人的认知。
陈半仙:人只多知关系近的
孙半仙:万物不齐,人心各异,修仙者顺逆几乎同时都有,但顺大逆小顺我逆他才易增益。
陈半仙:对自己得感情深
孙半仙:道在当下,过去的远方的不如即时的当下的,当下的气候最适宜也最适用,当下的正变主着变强着变大着,当下的是重要的,当下的对自己的关系是大的,当下的信息联系广,当下的正在变化着,当下的有许多机会机遇有待人去把握有待人去抓住有待人去作为。
陈半仙:当下的信息受用多
孙半仙:世象万千,人近万千世象会得万千利益上的分别,由此可见修道讲究的多也很复杂,人选择行动方向很重要。
陈半仙:道不远人,是人远道。
孙半仙:是人没用心体察到道的作为,正确的路线,正确的方法也是道,道有序,正确的是有序的,错的是乱。
陈半仙:人各有灵,近有出息的灵重要。
孙半仙:修仙重在选择什么近
陈半仙:人近仙人,自己就容易成为仙人。
前一篇:《方圆修仙》第三十四章:不断悟道
后一篇:《方圆修仙》第三十六章:理和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