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独立地生活(二)

(2013-10-11 15:35:23)
标签:

催眠

健康

前世今生

心理咨询

因果

分类: 真实个案

“为什么你没有去问B呢?”清凉师兄问。

“我害怕……”个案说。又是恐惧在作祟。

最后是B忍无可忍了,有一天把个案拦住,决定要把问题解决,于是个案怀着非常恐惧的心情,跟B开始对话,到这个时候才知道两个人一直被蒙在鼓里,被A欺骗。

但是两个人都害怕A,觉得如果把A戳穿会导致寝室里出现一个马家爵。于是决定假装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谈过。

又过了一段时间,B又一次忍无可忍了,才把A叫出来对质,但A拒绝承认,后来不得以,把个案找出来,在寝室的走廊里来了一个三方对质,A开始抵死不认,直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说:“就算是我有错,也是你们的错,你们犯了70-80%,我不过是20%的错……”

不知道她们都在说什么,轰动了整个寝室,最后A哭着说:“好啦,好啦,算是我的错,全是我的错,因为我5岁的时候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所以我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我只能不断地挑拨他们两个人不合,这样就能在中间得到好处,本来我是想把寝室里你们四个人全部都挑起来,但是只有你们两个人上当,我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只要我爸爸和妈妈不合,我就能得到好处,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爸爸不给我,我就跟妈妈讲爸爸说她怎么怎么样,然后妈妈就给我,然后我再找爸爸,跟爸爸讲妈妈说他怎么怎么样,爸爸就会给我买更好的,如果他们两个关系好的话,我就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我不能让他们关系好,我在哪都是这样,就是让所有人都有矛盾,我才能得到好处……”

之所以把这一段非常详细地写出来,是为了提醒天下所有的父母,看清楚自己的孩子,不要以为这样的孩子是少数,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只有离婚的孩子是这样的,这个A,她只是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做出什么而已。

很多家庭中,如果爸爸批评孩子,孩子以非常无辜的眼神,泪眼汪汪地看着妈妈,然后妈妈就会冲出来替孩子说话,于是就演变为夫妻之间的战争,孩子跑回自己的屋里,偷偷地笑,跟清凉师兄说“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架……”如果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欣喜的表情吗?

如果妈妈要求孩子做什么,孩子会假装听不到,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任由妈妈大着嗓门吼,因为孩子知道男人都讨厌女人唠叨,于是又一次引发夫妻之间的战争,孩子又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妈妈让做的事情又可以不用再做……这样的戏码从小演到大,每次都能够命中靶心……

“为什么A跟你说B说了你什么话,你会相信呢?你为什么那么在意B说了你什么呢?”清凉师兄问个案。

“我想让大家都说我好啊。”个案说。

“如果大家没有说你好,你会觉得怎么样呢?”清凉师兄问。

“我会有挫败感,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从小就经常会有挫败感,我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个案说。

“停,你不是一个自卑的人,挫败感和自卑不是一回事。”清凉师兄说。“你是一个完美型的人,一个完美型的人是不会自卑的,只是当完美的幻想破灭时才会产一挫败感,这跟自卑不一样。当完美的幻想跟现实相符时,你就会非常骄傲,自卑的人是完全不会骄傲的,因为自卑的人没有那个完美的幻相。”

个案会经常幻想自己以非常完美的形象生活在世界上,这个形象是无可挑剔的,温柔的时候就象水,坚强的时候就象钢,这个形象拥有人类所有美好的品格,而且不但自己是如此的完美,所有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幻想有一对完美无缺的父母,幻想所有的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任何事情是需要经历坎坷的,人生就象不会打弯的河流,一直明亮地直勾勾地流到海里……

于是,当她从美梦中醒来的时候,当有人告诉她,其实她并不完美的时候,水晶一样的梦就碎成了一堆玻璃,把自己的心也扎得血淋淋的,于是就开始恨那个告诉她真相的人——在某方面比她强的人,或者那个说了她缺点的人,当实在没有什么人可以恨的时候,就开始恨自己的父母,抱怨父母不够完美,如果有一个完美的父母,那么她就可以完美了。

个案说她从小就恨自己的父母,小时候恨妈妈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她想要的东西不能买给她,长大了恨妈妈满足了她太多的愿望,把自己给宠坏了。当她意识到这是如此的矛盾的时候,又开始恨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孝……

其实这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完美的梦幻,她完全没有生活在现实世界,用她的话说,她感觉有两个自己,一个是那么完美的自己,而一个是这么糟糕的自己,所以经常感觉非常纠结。

要知道完美的自己是从来也没有存在过的,那不过是一个幻相,如果执着地把这个幻相当真,其结果必然是痛苦不堪,现实就是现实,对于完美型的人而言,生活从来就是不完美的,而我们之所以生活在这个世间,就是要把不完美的生活,过出完美的滋味,这是每一个人终极的修行,但是在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前,好好安守眼前的生活,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我们从来也不完美,生活也从来就不完美,把所有的幻想全部放下,不要拿幻想跟生活对比,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看到生活之美。

个案的胆子小到不可思议,并不是她真的胆子很小,而是内心的恶太多,太过——从小到大当她的幻相破灭的时候,她就会升起极大的嗔恨,一开始是父母,后来是同学,甚至嗔恨到在想象中拿着刀把对方杀死……

另外一个个案,也是完美型的人,当她看到在某方面比她强的人时,她说:我嫉妒得恨不得用刀捅了她。

这个个案也是如此,当嗔恨爆发的时候,她一遍一遍在心里制造着杀业,在幻想中把对方杀害,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到有一个女孩子,拿着刀站在她的背后,这个梦从小到大就重复出现,同样的镜头,同样的女孩,同样的鲜血淋淋。

清凉师兄很明确地告诉她:“有可能是附体,但也有可能是你自己,因为你对自己,对他人一直如此暴力,经常在想象中杀人或自杀,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梦境出现,但是我不会帮你处理,留着她,让你的心里保留一点恐惧,当她出现的时候,说明你这一段时间造作了太多的恶业,让她提醒你忏悔。”

我们很多人都觉得意业没有什么伤害,“我又没有真的杀人”别人怎么会知道?我怎么会受到惩罚?

但是所有的恶业,全部由意业开始造作,意业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口业才始造作——恶口,两舌和绮语,最后身业开始造作——杀、盗、淫。

有些人问清凉师兄,我很善良啊,看到乞丐都会给他们钱,也会布施啊,捐了很多钱给寺院,还印经,也参加放生法会啊,为什么我的命运就不好呢?

海灵格在家庭系统排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当我们无缘无故,无所求地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转移了自己的负罪感——一个人,时时刻刻在造作恶业,拿一点点钱来不过是求得些许的心安而已,把负罪感转移出去一点点而已,这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还要妄想着获得福报吗?

而且在清凉师兄的个案中也发现一个规律,一般意业中常犯恶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得非常乐于助人,这一类人嫉妒心和嗔恨心特别重,她们大多会想象自己用无比残忍的手法去杀害别人,有的人甚至是在想象中杀害自己的父母,甚至把父母的名字或同学、朋友的名字写在纸条上诅咒——埋蛊厌人,而且这种人数量之巨大,非常令人震惊。

他们无法看到别人的优点,因此也无法从别人身上学习长处,获得成长,他们只能够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且会误以为缺点是别人的,用各种方法制造障碍,诅咒对方,结果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制造许多人为的障碍。

今生活着的时候造作如此多的恶业,只是消点福报而已,等到死后果报才会现前,当人死亡的时候,那些在意念中杀人的场景,因为多次而且反复血淋淋地再次呈现,自己又没有了肉身,完全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看到自己造作了如此多的血淋淋的恶业,会信以为真,会以为自己真的曾经做过这些事情,因此必然会受到恶业的牵引,所以对于一个神识来说,在意业中杀人,跟在现实生活中杀人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

佛说要善护念,就是要善于守护自己的意业。佛还说:诸恶莫作,是诸佛所教,就是说在意业中也不可以做恶,并不是单指语业和身业。

所以个案之所以会被A利用,跟她的诚实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因为她完美的幻相被打破——有人提醒了她,她并不是完美的。而她又因为内心所犯下的恶业太多,以至于连对质的勇气都没有,当然也不愿意面对那个完美幻相的破来,于是她甚至在真相被揭露以后,都没有面对的勇气,她害怕马家爵出现在寝室中,而实际上是因为她自己早已在心中,无数次地成为马家爵,无数次地杀害她自己和身边的人。

A只不过是利用了她的恐惧,利用了她的“企者不立”的心态。

“企者不立”来自《道德经》,是说一个人如果总是依靠别人,那么他永远也无法独立,这包括了精神以及物质上的各种各样的依赖。凡有所依赖都不能够独立前行。

而“企者不立”的心态正是完美型人格的最大特点,完美型的人总是充满了幻想,在幻想中总是充满了掌声、鲜花、鼓励和赞美,然而幻想终究是空的,幻想需要实现生活来佐证,所以完美型的人特别渴望被认同,特别渴望掌声,他们对别人的掌声和认同有一种无法遏制的依赖,这就是“企者”的心态。

对于完美型的人而言,最大的恐惧就是证明幻想是空的,他们不愿意看到现实中的自己,所以他们对掌声的渴望象乞丐一样,而且得到了鼓励和赞美也绝对不会感恩,就象职业乞丐得到了布施不会感恩一样,所有的认同,赞美都是应得的,在他们的幻想中,他们已经无数次得到了,所以一但得到这些,用个案的话说“我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高人一等,那种感觉非常好……”

“所以你从来就不是一个自卑的人,而是一个完美型的人。”清凉师兄告诉她。

完美型的人一生的课题就是放下幻相,回到现实生活中,不要让自己活在梦里,只有如此,他们才不会沦为掌声的乞丐。

最后,个案聊起了她的男朋友,她觉得自己的真诚被这个男孩给利用了。因为在她的幻想中,谈恋爱应该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一点坎坷,两个人恩恩爱爱,顺利买房子、结婚、生孩子、从此以后过上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美好生活。

然而现实中,她的白马王子因为是否要跟她回家乡看望老人的问题发生争执,导致分手。

“是谁骗了你?”

“是他啊,是他骗了我。”她说

“如果一段感情,只是因为回不回老家,怎么回去的问题而分手,那还是早点分吧,生活中比这严重的事情多了……”清凉师兄笑对她说,“是谁伤害了你?是你的真诚?还是你的幻想?”

“是因为幻想破灭了。”

幻想破灭了,所以我们就受伤了,然而幻想终究是要破灭的。

个案非常渴望知道她跟男朋友之间的缘份,本来清凉师兄也是准备帮她做一次前世回溯,帮助她能够更好地放下这段因缘,但是当个案跟清凉师兄讲起她所接触的某一类教法,并且差一点成为其中的一员时,清凉师兄决定放弃这一步骤,与其让她更加迷惑,不如帮助她安住在当下,学会独立生活。

个案的父亲一直以来对这个团体非常信任达到痴迷的程度,这让个案的母亲非常愤怒,用个案母亲的话说:“你爸爸就是精神出轨。”

在此提醒这位母亲,作为一个母亲是不可以在女儿面前如此评价孩子的父亲的,这会导致孩子整个一生的不顺利。不管你的生活多么痛苦,你可以向全世界抱怨孩子的父亲,但是只有一个人,你不可以对她报怨,就是你的女儿,在儿女面前报怨配偶,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在别的个案中有谈到这个问题,此处不做多言。

一直以来个案也非常反对父亲,所以个案见到清凉师兄的时候,非常艰难地告诉清凉师兄,他的父亲所崇拜的团体时,加了一句话:“现在面临着我找工作的问题,如果要做教师或考公务员,那么我政审就不合格,所以妈妈想要离婚,也是有这个想法。”

看着她,这个团体在中国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他们的子女也都在长大,所有这些孩子都面临这个问题。

清凉师兄非常郑重地告诉她:“你听清楚了,不做教师和公务员还可以做其他工作,这个世界上的工作很多,但是爸爸只有一个,所以你要搞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不管你的父亲做了什么,你唯一要明白的,就是他是你的父亲,你没有选择,必须尊重你的父亲,尊重你的父亲,就是尊重你自己的生命价值。”

这个团体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神通非常执着,很多这个团体中的人来见清凉师兄,问到的最多的也是关于神通的问题,他们非常相信团体的精神领袖对他们的加持。

有一个个案曾经问清凉师兄,为什么当有些人用电棍打他的时候,他一直呼唤着他们精神领袖的名字,就真的感觉不到疼痛了。

“你不用呼唤他的名字,你如果对扫帚有信心,一心专念‘扫帚、扫帚、扫帚’你也一样可以达到这种程度,就算是你什么也不念,只是观察自己的呼吸,你一样也可以达到这种程度,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人都有这样的能力,这只是心的作用而已,只要是人,就有这样的能力,只不过大多数人的定力不够,信心不足,达不到而已,但实际上,这就是心的力量,每个人都具有的。”清凉师兄答复他。他很清楚清凉师兄说的是对的,因为他自己在这个团体到练到了心光大亮的程度,从此以后离开这个团体,知道其中有很多问题,见到清凉师兄时只中有些神奇的现象不能解释而已。

这只是自然现象而已,每一个修行人,只要你肯用功,肯努力,人人可以达到,不需要呼唤任何人的名字,也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加持力,不要把神奇的现象归结为任何人、菩萨、神、佛等等,这是我们本心具有的能力。

所以不要相信所谓的精神领袖,在这样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好好安住在自己的心上,好好安住在自己的生活中,敦伦尽份就是最好的修行。

父母在这样的团体中时,我们只要做好儿女该做的,尊重他们为自己的父母,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方向上用功,不需要去随顺父母的信仰,也不需要去批判或刻意改正,当一个人迷的时候,他不想获得智慧,没有人能够帮助到他们,只有他自己愿意去获得智慧时,才能够断除心中的迷惑。

永远要记得“企者不立”,依靠一个精神领袖,在困难的时候呼唤他的名字,就象一个乞丐在渴望着布施,不要让自己的生命如此卑微,我们跟所有圣贤一样,拥有不二的佛性,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精神领袖。

学会独立地生活。不依赖任何人、事、物,让自己活得象一棵树一样挺拔,象阳光一样灿烂——自己温暖的同时照亮别人。

创巴仁波切说:“皈依佛即是归顺实例,承认自己的性格有其不善之处而坦诚面对。皈依法即是皈依生存的法则,或如实的生活,我愿睁开眼睛如实去看人生的境遇;我不愿以修道或神秘的眼光视之,而愿看到人生的实况。”

个案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把《道德经》翻译成英文,所以最后跟个案谈一下“不争”的问题。

《道德经》中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重点在于“不争”。

什么是“不争”呢?“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也就是说要象水一样,虽然滋养了万物,利益了万物,但是却从来没说是自己的功德,也从来没有因为“衣养”了万物而试图控制“万物”,作为人,真正的“不争”则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因此只有当一个人敦伦尽份,心如水一般柔软慈悲,愿意滋养万物,成就他人的时候,他才能够“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是个案人生中重要的课题,把所有的幻想放下,好好安住在当下,不要跟任何人攀比,不要跟任何人竞争,只有当你愿意成就他人的时候,你才能够成就自己,让自己的心如水一般的柔软慈悲,无论对人还是对己……

清凉师兄催眠案例汇集

妈妈请让我自由地呼吸——前世因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8wc8.html

妈妈请让我自由地呼吸——今生业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8wau.html

 前世曾经是抗日英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7rug.html

 前世今生是否真的存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7izb.html

悉达多太子的的侍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6rkf.html

告诉你死后的世界——请珍爱生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4i7c.html

前世今生——与父亲的生死恩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3kf4.html

轮回苦海皆因貌美如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1798.html

催眠改变了我的生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0z1v.html

中土难生,佛法难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0xw1.html

见证:邪淫的果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zxso.html

前世今生之旅---逃不脱的考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z.html

一切皆有因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w.html

无缘不聚,无债不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t.html

透过甘地看那生死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s.html

是谁伤害了我(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i.html

是谁伤害了我(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k.html

是谁伤害了我(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o.html

是谁伤害了我(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q.html

我能够原谅自己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h.html

寻找人生的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d.html

不再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4.html

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u.html

准仙家的自白(一)——天人下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j.html

准仙家的自白(二)——毛毛虫&黄大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m.html

准仙家的自白(三)——自杀不是我想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p.html

准仙家的自白(四)——狐狸白鳝现身说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s.html

欠债还债,欠命还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f.html

一个道士的精彩人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1.html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归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z.html

自杀是苦难的开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y.html

催眠中真实的入胎体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w.html

一只蚊子的因果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t.html

地狱游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p.html

人生是自己的选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n.html

因果通三世——一个强盗的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m.html

找到回家的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k.html

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慧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g.html

什么是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a.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