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从来不懂“爱”(二)
(2013-10-03 16:43:22)
标签:
催眠健康前世今生心理咨询因果 |
分类: 真实个案 |
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个案反复强调妈妈一生都在为了帮助哥哥而努力,因为哥哥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读不下去了,所以很早就开始工作,工作得非常辛苦,从一个普通工人开始做起来,现在支撑了整个企业的销售部门,而且企业是行业里的龙头老大,所以算是颇有成就,但是如果没有妈妈的帮助,哥哥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我有的时候在想,如果是我呢?如果把我留在家里,让哥哥出去闯荡呢?”她若有所思的样子。
“你愿不愿意过你母亲这样的生活?”我问她
“我不愿意。”这一次她已经可以很肯定了。
“那你愿不愿意让你的女儿过你妈妈这样的生活呢?”我又问
“那当然更不愿意了!”这一次她更是毫不犹豫。
“那你母亲愿不愿意让她的女儿过她这样的生活呢?”我又问。
这一次她开始犹豫。“我不确定”她说。
“有什么不确定的呢?如果你母亲愿意让你过她那样的生活,那早早就下来帮你哥哥好了,还上什么大学?供女孩子上大学有什么用?上到高中就可以了,家里又有这么大的生意,又缺帮手,让你一辈子在你哥哥下面打工,帮你哥哥一辈子好啦!还上什么大学呢?你妈妈如果爱你哥哥多过你,那就让你给他打一辈子工好啦,永远无出头之日,那你妈妈现在也不会为了接班人的事情这么辛苦……”清凉师兄笑着看她。
“是啊……”她似乎才发现,原来她的生命曾经有可能会有一条轨迹跟现在完全不同,而她今天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其实是有人帮助她支撑整个天空。
“那你告诉我,你妈妈对你的爱是百分之几?”清凉师兄问她
“对我而言就是百分之百。”她说。
我们经常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衡量母爱,就好象在分一个饼,但“爱”其实是无法分割的,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没有办法“爱”百分之几,也没有办法“不爱”百分之几。
爱,就是百分百;不爱也是百分百。
但是当我们有期望的时候,我们就会拿我们所得到的,跟我们期望的东西去比较,然后会得出一个结论——我得到了百分之几的爱,他得到了百分之几的爱——这个结论,对于给我们爱的人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她在给的时候,并没有把爱象大饼一样地分割开来,她给了,就是给了她的全部。
而期望是我们痛苦的源泉之一。
在普通人眼中人生一定要有期望,因为有期望才会有奋斗的力量,才会有前进的力量,然而有的时候,我们的痛苦正是来自于期望,而且正是因为期望与现实的对比,才会让我们失望,进而失去了智慧。
如果你从来没有期望过把一颗草莓放在另一颗上面,那么你永远不会去做这件事,然而当你有了这个期望,那么你就不断地尝试去做,但可怕的并不是它一直都没有成功,而是偶尔它真的可以放在它的上面,于是我们就会又有一个新的期望,就是把第三颗草莓放在第二颗的上面,然后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望,不断地痛苦。
所以期望其实是带来痛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贪欲会让我们不断地调整它,我们会为了暂时的满足而欣喜雀跃,但是也会调整期望值,一直到有一天,我们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然后痛苦就随之而来。
当然更可怕的是看到别人把两颗草莓成功地摞在了一起,而自己无论怎么尝试总是以失败告终。
我们会因此而产生对比,当反复操作失败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失败产生根深蒂固的痛恨,恨自己太笨,对自己的生命价值产生怀疑,大多数人不会在痛恨自己的阶段停留太久,基本上转瞬即逝,我们会很迅速地转移目标,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籍口,去痛恨那个不幸成为籍口的人、事、物,如果实在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失败的籍口,那么我就会对那个让我们看到自己失败的人产生巨大的嗔恨,此时内心感觉越来越酸痛,越来越无法忍受,有的个案形容说整个心脏都蜷缩在一起,又酸又痛,恨不得拿刀捅了对方——这就是嫉妒。
嫉妒是从对自己实施暴力开始,到以暴力伤害对方作为结束,很多嫉妒的人无法克制自己的破坏力,经常会犯的就是“两舌”、“恶口”——即挑拨离间,诅咒等等,还有些人因为“嫉妒”而杀人越货。所以嫉妒在中国古代是休妻的“七出”条例之一,而且是仅次于“孝顺”“生子”和“邪淫”的大罪,一个女人如果犯了“嫉妒”,丈夫可以直接休书一封,免申请直接退货。
而嫉妒的起源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失败”。
所谓社会精英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失败”,努力去总结经验,主动学习别人长处,尽力弥补自己失败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最终会取得别人羡慕的成绩,即便有的时候这个成绩就是把两颗草莓摞在了一起。
而绝大多数人是那个恨不得拿刀捅了对方的人,一个擅妒的人无法看到别人的优势,也无法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碗里的肉,只看到别人盆里的菜,永远无法克制地与别人对比,无法克制地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完全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而且因为被情绪所控制彻底失去了智慧。
“那其实也就是说,不管我妈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我,我都永远不会满足,因为我是在拿我期望中的爱,跟得到的去对比,但是我的期望其实是会变的,所以不管她怎么样,即便她让我留在家里,其实我也还是会觉得她不够爱我,而且如果她是把我留在家里,我就会羡慕哥哥,觉得她还是更爱哥哥——让我这么辛苦,但是却让哥哥自由自在地生活……”她总结自己对母亲的纠结,其实她不只是在拿哥哥跟自己对比,更重要的是她嫉妒哥哥今天的成就,嫉妒哥哥的别墅、嫉妒哥哥冰箱里大罐的燕窝,甚至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嫉妒妈妈的充实……
因为嫉妒,所以完全看不到爱。因为嫉妒,所以不管得到多少母爱也仍旧弃若敝履。
个案很聪明地借着女儿的问题来问:“你的意思是说我女儿是个坏人?”因为她跟自己的女儿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人。
“贪、嗔、痴”本来是没有对和错的,不需要去评判善恶美丑,只是一个习气而已,无始劫以来的轮回就是这样被推动着,每一个人都有“贪、嗔、痴”,只不过有些人重一点,有些人轻一点,有些人往生往世修行得比较好,今生又遇到很好的缘份,帮助他克制“贪、嗔、痴”,所以感觉好一些;但有些人往生往世修行的功夫差了一点,今天又遇到比较宠爱的缘份,所以助长了“贪、嗔、痴”……
所以不要轻易地说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好人也有坏得让人咬牙切齿的时候,坏人也有让人感动的时候,因此曾子在《大学》中说“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有的时候我们做错事仅仅是受到了情绪的控制,习气使然,当然做母亲的要懂得帮助孩子改变习气。
我们之所以会贪,是因为害怕“自我”的消失,然而“自我”终究是不存在的,于是我们就需要更多的物质和情感来证明“自我”的存在,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在追求越来越多的物质和情感来证明一个本不存在的东西的时候,贪的习气就会加强,而当贪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嗔就会必然升起,而这一切的缘起又在于我们愚痴地认为“自我”是存在的——没有智慧。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非常执着地在讲“空”,不断地强调这个世界是“空”的,但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不只是“空”,这个世界还有一个真相就是“有”,“空”和“有”总是并存的,所以不要一讲到这个世界的真相,就说这个世界是没有,一切都是虚无的,这是一种“断见”,是“邪见”之一。
这个世界是否虚无并不重要,我们就是通过这个世界来认识自己,来成就自己,当你证得了“自我”是并不存在的,那么外部世界的“空”与“不空”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与其去证明世界是虚无的,不如去证实“自我”是虚无的,释迦牟尼佛的法也并不是要证明世界是虚无的,而是要证实“自我”是虚无的,只有当我们不断地证实体验到“自我”是由一系列的期望、情绪、幻想、执着、回忆等等组成的,它并没有真实地存在过,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一个虚幻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会习惯于放下对“自我”的执着,从而看到真实的客观世界,而不是依靠猜想。
我们绝大多数人,只不过因为情绪、期望、“贪、嗔、痴”的障碍,没有看到客观世界的真相,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看到真实的世界,我们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事情发生有什么意义和原因,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在猜想,我们猜想他或她的话是什么意思,在猜想事情发生背后的人为因素——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的猜想,或者叫的文明一点就是“分析”,但事实是只有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放下情绪的执着,才有机会放下障碍,才有机会看到事情的真相。
就象个案跟清凉师兄说,她非常希望女儿能够考上某个小学,这个小学非常好。
“你为什么希望女儿考上这个小学?”清凉师兄问她。
“我女儿如果考上了这个小学,第一个,我会觉得特别有面子;第二个,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小学;第三个,我家里正好在这个小学的附近有一个新房,她如果考上了这个小学,我就可以住到新房子了。”她美美地笑,沉浸在自己幻想的喜悦之中。
“三个原因之中有几个是为了你女儿?”
“一个。”她吃惊地看着清凉师兄。
“有几个原因是为了你自己?”清凉师兄又问
“两个。”她笑。
“你是在爱你的女儿?还是在爱你自己?”清凉师兄又问。她此时才很惊觉到原来她让女儿考那个学校,其实是为了自己,又或者说爱自己更多一些。
“你女儿考上那个学校,你会觉得特别有面子是吧?”清凉师兄问
“是啊,你想600个孩子中只收60个呢。她要考上了,我当然有面子啦。”大多数的母亲都会很理直气壮地这样想。
“你让女儿帮你争面子,把她推到竞争中,你是把她当作你跟这个世界竞争的工具?还是为了爱她?”清凉师兄看着她笑。
“我是把她当作竞争的工具?!我没有在爱她,我是在爱我自己!”她一愣,终于看到了自己。
“你是把她当作跟这个世界竞争的工具?还是把她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清凉师兄又问
“当作工具!”
“当你让她参与竞争,帮你争面子的时候,你是把她当作你生命的附属品,你自己生命的延伸?还是尊重她为独立的生命?”清凉师兄继续问。
“天啊!我是把她当作我生命的附属品……我从来没有把她尊重为独立的生命,包括我要求她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其实是我自己受不了她一个人在那玩,就算是她自己玩得很好,我也强迫她跟别人一起玩,只要看到她跟别人一起玩,我就觉得很开心,只要看到她被孤立,我就受不了,其实我强迫她跟别人一起玩,是因为我的心受不了被孤立,我受不了那种孤独的感觉!”她终于看到了自己。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这样,因为自己的恐惧、贪婪而强迫孩子参与到竞争,强迫孩子无法过去自己的生活。
“你的母亲有没有让你成为她的附属品?有没有让你替她争面子?”清凉师兄笑着看她。
“没有,从来没有过,我妈妈从来没让我替她争面子,就算我考上了大学,她都跟任何人都不讲,我问她,她说:‘有什么好讲的,我不讲别人也会知道!’”她说。
“哪一个是爱?是你对你女儿是“爱”?还是你母亲给你的是‘爱’?”清凉师兄问。
“一个母亲,从来没有要求过她的子女为她做任何事情,她只是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天空,让你在天空底下自由自在地飞,让你尽情的享受生活,你告诉我,这是什么?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爱’更伟大的?你对你女儿的‘爱’远没有你母亲对你的‘爱’更深刻,更伟大,差得远了。你只是把你的女儿当作你的附属品,只不过是在爱自己而已,跟你母亲对你比起来,差得太远了。”清凉师兄说
“我为什么会这样?”她问。
呵呵……因为没有智慧。
“可是她现在也想让我们回去,帮我哥,这样她就可以退休了啊。”她说
“你母亲为你撑起了整个天空,让你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现在她老了,撑不动了,你告诉我,你为你母亲做了什么?”清凉师兄问她,她避而不答地偷换话题。
人生就是这样,所有的子女,都认为妈妈是永远都不会老,永远都不会死的,认为妈妈就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应该……
“应该”这个词,不知毁了多少人的幸福生活,不知毁了多少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的,所有的付出都必须得到承认和感恩,所有爱也都必须得到回馈——尤其是母爱。
“就象你一样,你对你女儿照顾得再周到,她都觉得是应该的……”
“那难道不应该吗?”她问。
“什么是应该?你妈妈为你付出那么多,为你撑起整个天空,你都没有‘应该’回报她,凭什么这个小家伙,一出生就吃你的,喝你的,让你照顾,你就‘应该’巴结她?就‘应该’为她做这做那?你女儿和你妈,哪一个对你付出的多?哪一个‘应该’得到回报?”清凉师兄又问。
她大笑“原来大多数人都是错的。我们以为为了孩子满足他所有的要求都是应该的。但其实是不对的,我也觉得很奇怪,我姑娘,我为她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她一点也不感恩,原来是这样,她觉得是应该的……”
“是啊,所以你才生了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女孩,你正好用你母亲教育你相反的方式去教育你女儿,等到有一天,你自己会证明你妈妈教育你的方式是对的。”清凉师兄告诉她
“那我不是很惨?”
“不是很惨,是惨很多倍!你现在对你母亲所有冷漠,她将来都会加倍让你品尝到。她跟你完全一样,一但结了婚,就把妈妈忘记,一但有了孩子,就把妈妈全部忘记,所以你的女儿肯定不如你,至少你还懂得尊重你妈妈,而你的女儿对你现在这么狂躁,完全没有尊重,这是说明她对权威完全没有尊重,将来对领导也是这样,对公婆也是这样,对老公也是这样,她会反抗一切权威,不尊重任何人,就象《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个个案一样,你女儿天性跟她是一模一样的人,你也是,不过幸好你有一个好妈妈,才能有现在的生活,你的课题就是‘企者不立’,而你妈妈让你早早独立,正好给了你良好的教育。如果没有她,你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女儿将来还不如我呢?”她笑起来。
“是啊,如果用你这样的方式教育下去的,肯定不如你,你想想,你现在对你领导的态度,跟对你父母是不是一模一样?”清凉师兄问。
“是啊,真的呀,是一模一样的。”
“那你女儿如果把对你的态度,用在对她的领导呢?”清凉师兄问。
她大笑起来“那就惨了!那不是死定了嘛!”
没错,就是死定了,现在中国有多少年轻人的事业早早就夭折,其实自己并不知道,有多人的事业障碍都在这里,大家并不清楚。所有的心结都必须化解,生命的轨迹才有改变的希望。
“是啊,我老公也说,将来把女儿给姥姥带……”她低声说。
什么是爱?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懂得“爱”,我们总是误以为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是“爱”,我们总是误以为操控孩子的生活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但其实,当我们给了孩子过多的“爱”的时候,我们必然会操控孩子的生命,我们会误以为我们有这样的权力,因为我们付出了过多的“爱”,我们自然要追求一种平衡。而当我们操控孩子的生活的时候,只是把孩子作为竞争的工具,帮我们争面子,那时我们从来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生命来尊重,那不是“爱”,那只是“操控”而已。
那些喜欢“操控”别人的人,往往因为没有被“操控”而觉得不被爱。这是把“爱”与“控制”混淆了。
还有些女人,不但操控孩子的生命,还要操控老公的生命,把老公当作自己的附属品,王善人说:“女子有了男人就有私心,把丈夫当做‘私人’,不是管着,就是惦着,也不算对。”“当官的贪赃,是太太累的;儿子抛弃父母,与弟兄争财产,是为了妻子;违国法、丧良心,都是为了妻子。没有妻子的为自己享福。从这看来,当女人的把忠臣孝子都吃光了,还以为是向着男人,其实是欺负男人。”
所以其实喜欢操控别人的人是不懂得“爱”的。这些只是“因为恐惧而控制”的习气。
爱,就是忍住自己的痛,只为了让他更好。而当我们愿意面对自己内心的“痛”时,那“痛”就会消失,在一片寂静之中,智慧就会升起,那时,我们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爱人,而那时我们才会知道,真正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爱”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不,应该叫回馈而不是付出。
当我们把“爱”回馈父母,供养父母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会学习到“孝”;看到我们在父母面前恭顺的态度时,才会学习到“顺”,那时能量才会自然流动,孩子也因为学习了“孝顺”而学习了尊重,这样的孩子一生都会非常“顺”,无论在事业还是在情感婚姻,各个方面都会非常顺利,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爱——教会孩子生活,而不是满足他们的贪欲。
在我的世界中,经常要去面对人性的问题,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无明”——无法真实准确地看见自己。
当我一次又一次引导个案看到自己,找到他们轮回的原因,生命的课题,人生的症结……告诉她们如何去改变命运,改变生活,如何把命运抓自己的手里,永远不放弃的时候,我的生命也因此获得了重生和力量,尤其当个案过一段时间给我更多反馈的时候,感恩从心里升起来。
感恩那些不断给我反馈的个案,所有这些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看到了原来改变是如此的容易,原来命运从来都在我们自己手里,原来成长是如此喜悦,原来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这样的幸福……
以下为个案反馈:
2013-10-03
北京之行,心里满载而归,感谢你。老公说我说话的声音都变温和了,却不是刻意的。
昨天女儿发脾气第一次狠狠地打女儿的手心,那一刻感受到了妈妈冷漠背后对我的爱。
这几天,老感动,老掉眼泪,特别是想到妈妈的时候。
谢谢,你就是传说中的贵人,哈哈。
感恩老师为我做的一切,这样的个案分析得花费老师多少时间和心血,希望我的案例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的爱。
2013-10-06
今天和妈妈谈了一些,无意中谈到当时为何生活费只给300她说1000都给的起,她说她故意这么做的
我笑着和老公讲老师给我下了一个套,让我每天写五件感恩的事情是让我用阳光的心态去观察生活,告诉我我像梦歌是让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老师,没有人能明白北京之行对我来说意义有多大,真的,老师你能明白吗?这是一种重生的感觉,好多事情一下子都变了
2013-10-08
老师,心是善的,看世界就是美好的,这是我这几天的感受,当你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人和事的时候,心里就会无比的满足。
当然我也感觉到不时有贪,有比较的念头,有批判的念头出来,我会提醒自己,在心中念阿弥陀佛
2013-10-09
老师,原来人真的是选择性地去记住自己想记住的事情,当仇恨蒙蔽双眼的时候,很多美好的东西,你会选择性地忘记。这几天,每每写到自己的母亲,我都会泪流满面,好多事情我都想起来,以前的我为何可以这样冷漠地对待自己的母亲,当母亲在痛苦的深渊中独自一人挣扎的时候,我却冷漠地站在一旁,我是何等的不孝。
北京回来之后,第一次给学生上课,和他们分享了我所得到的,第一次感觉到安住在当下给学生上课,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有一个班的学生居然还集体鼓了掌。
我会努力,我忽然发现这真的是一份很好的工作.
2013-10-10
老师,去掉身上的习气实在不简单啊,刚刚去开家长会,当老师提到各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当中没有我家女儿的时候,心那里好痛,我不断地在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情绪才不那么强烈,但还做不到真正的平静,心里想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给他们看女儿是很优秀的。
我知道这些道理,但是那一刻似乎是没有任何准备的痛啊,已经习惯了,而且我发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绪看东西,看事情,看人的心态立马就变了。
修行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但是我深信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一定能够坚持做下去,再一次感恩老师。
2013-10-13
老师,这两天我感悟到一点,那就是如果助长自己的习气,那么痛苦将会接踵而至。
2013-10-18
老师,你是医生呢,我从北京回来之后,胃病好像都好了,胃口也大了许多。
不过,感觉精力和体力很有限,我还是没能很认真的去做那三件事,感恩日记一直都在很认真地写,不过已经写不出那种要哭的感觉了。这几天有了新的收获,就是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明白一些道理,有些是在你的博客上看到的,但当时却无法理解的,当写感恩日记的时候,会有顿悟的感觉。
2013-10-18
有点明白这个道理了,就是说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把他们当成修行的契机
等体力精力好一点,我会做的更好,我那天还和爱人说不会一不小心变成一个小说家吧,一天都写二三千字,哈哈
2013-10-22
老师,有一天晚上差点再一次走回
终于明白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含义
2013-10-23
老师,我以后不需要问你我是不是还走在正道上,因为我自己已经有判断的能力。此刻,我很有信心的对自己说,我会越走越好。感恩老师!
老师,如果我看见了或是感受到了恶,那只是证明那一刻是我的心是恶的。或许我这几天有些散漫,不够努力。
2013-10-25
老师,原来我和那个卖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想占点占便宜,都不想吃亏。我忽然想起。每每觉得自己吃亏的时候,心里就锥心地难受,老师,不愿意吃亏,仅仅是因为我心贪吗?
最近这几天的收获就是明白所有事情的发生,自己都不会是无辜的,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想让你认识到什么,如果你没有处于当下,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那么类似的事情将会不断地重复,直到你可以如实地面对
2013-10-26
生活越来越美好!
2013-10-27
我不期待老师的回复了,我有感悟还是告诉你,你忙可以不用回复我,如果你觉得我做错了,告诉我就行
猜中你很忙啊,我会越来越省心的
哈哈,生活很有奔头
2013-11-01
老师,最近发现我起心动念都想“炫己”,这个念头很强烈,有时候能意识到,多数情况下,不由自主地就说出来了。
当听到别人赞美我或者是女儿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那一刻感觉很美好,挡都挡不住,即便是意识到了也没有用,那个时候我应该内观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还是念佛转移注意力呢?
2013-11-04
老师,昨天我又看了
呵呵,很多问题即使意识到也没有用,依然还会犯,这股力量很强。
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但是有时候依然还是做不到。
更改习气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嗯,看到自己的成长了,恶的念头已经很少了,有一次,几个孩子和家长聚餐,有一个家长不断地表扬另一个小朋友,我心里居然没有反应,哈哈,神奇
我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老公,这几天在感慨,说其实是我来渡的
是啊,今天在学生面前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但是我感觉孩子们还是不大明白,一脸的茫然。
我感觉好像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分享同样的东西,大三大四的人更容易接受,大一的孩子接受不了,我只管播种,不管收获了,那颗种子以后会发芽的。
2014.03.19
老师,我最近发现有了一些变化,很奇怪,没有刻意为之,但就是变了,阴雨天气我不再抑郁了,也不容易受惊吓了,以前汽车忽然的鸣笛声都会吓一跳,允许自己堕落,允许自己发脾气,但是反而这样的频率却越来越小了,别人的话已经不能刺痛我了,还有就是看到别人的好,我不锥心的难受了,而这些好像就是忽然发生的。
清凉师兄催眠案例汇集
妈妈请让我自由地呼吸——前世因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8wc8.html
妈妈请让我自由地呼吸——今生业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8wau.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7rug.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7izb.html
悉达多太子的的侍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6rkf.html
告诉你死后的世界——请珍爱生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4i7c.html
前世今生——与父亲的生死恩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3kf4.html
轮回苦海皆因貌美如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1798.html
催眠改变了我的生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0z1v.html
中土难生,佛法难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10xw1.html
见证:邪淫的果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zxso.html
前世今生之旅---逃不脱的考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z.html
一切皆有因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w.html
无缘不聚,无债不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t.html
透过甘地看那生死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s.html
是谁伤害了我(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i.html
是谁伤害了我(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k.html
是谁伤害了我(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o.html
是谁伤害了我(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q.html
我能够原谅自己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h.html
寻找人生的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d.html
不再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b4.html
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u.html
准仙家的自白(一)——天人下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j.html
准仙家的自白(二)——毛毛虫&黄大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m.html
准仙家的自白(三)——自杀不是我想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p.html
准仙家的自白(四)——狐狸白鳝现身说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s.html
欠债还债,欠命还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f.html
一个道士的精彩人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a1.html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归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z.html
自杀是苦难的开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y.html
催眠中真实的入胎体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w.html
一只蚊子的因果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t.html
地狱游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p.html
人生是自己的选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n.html
因果通三世——一个强盗的轮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m.html
找到回家的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k.html
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慧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b3fa550100yu9g.html
什么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