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巧妙渗透情感教育,凸显英语课堂的人文性
(2022-07-12 22:00:1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教育部,2012)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情感教育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成了很多英语教师的追求。但很多时候,情感教育的渗透只是一种标签式的口号,教学效果甚微。
其实,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并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地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就能有效落实情感教育的目标。
一、深度解读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这些素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深入钻研教材,将情感教育融于知识教学中。
笔者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分析,将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1.动手实践,培养能力
这种情感教育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外研版教材很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学生学生培养能力,并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比如book4 Module6 Unit1 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