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娃诗大讨论记录(中)——华语实力诗人联盟
(2015-05-13 08:36: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的诗歌 |
二、剖析:《维摩诘》《哎呀》《我们始终离的那么远》《吃塔》
焦点:西娃诗歌的佛性辨析
◆兰雪
现在,我们可否一首一首来?
◆韩簌簌
前七首里我最钟情【维摩诘】。作为女人,我能理解西娃;爱情里的崇拜与呵护是双线并行的。爱他,他是你的孩童;同时,他又是你不敢轻妄的佛。爱的路上,姿态放低再放低,以无限卑微之身面向佛境。
作为写诗的女人,我明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会把一颗玲珑之心层层包裹起来,最终对方所看到的,也许只是自己不小心泄露出的部分,在眼眸、在嘴角。
从这一点上来看,前七首所述佛境七人,其实是一人,即现实世界里为之辗转反侧的唯一的那个人。
◆李克利
伊沙:"宗教对西娃的写作没好处,事实上她是在眼低手高中写。"
◆采耳
《哎呀》和《我们始终离的那么远》,在这15首诗里,是不同类型的,但诗背后依然隐藏了她骨子里固执的慈悲和悲悯
◆李克利
伊沙点评《吃塔》:这首诗,有点绝,同时又很厚重。西娃在诗歌内部自我蜕变的能力令人吃惊,她现在的诗路叫做宽...
◆任真
诗人,大多是悲悯的
◆张无为
伊沙:"宗教对西娃的写作没好处,事实上她是在眼低手高中写。"--不是这样的。
◆西娃
王长征,嗯。我进入佛学比较早,现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一起精进
◆兰雪
是的,西娃诗写的路子很宽,,,
◆韩簌簌
伊沙:"宗教对西娃的写作没好处,事实上她是在眼低手高中写。"--我也不同意。
认识到位的人,于佛理也是认识到位。
◆张无为
嗯,这恰恰是她的特质。
◆李克利
宗教对于一个有着藏族血统的人不可避免
◆兰雪
同意无为老师,西娃心中的佛,是特定意义的佛,佛性人性合一
有体温的佛。
◆张灵均
大俗大雅嘛
◆采耳
佛性人性合一,这太大了,星云大师都没达到这个境界啊
◆张灵均
不要离我们生远太活
◆韩簌簌
在宗教信仰的视域里进行诗写,古往今来,诗人们可以诗中游仙、诗中布道,教理阐释之余,大都带上了诗人自身的小意趣。而于佛诗,在西娃这里将诗学技巧、禅的玄妙、和人间情爱合为一体。西娃以玲珑深蕴的喻象、深情绵邈的情怀,将挚烈追求与幻灭感的无恨怅惘和盘托出,调子哀婉,又调和了理性的辩白和自我克制。这样的诗歌是超越痛苦之上的禅学观照,为新诗拓展出新的语境。
◆采耳
评论的时候我希望能实事求是的评,别太夸大了
◆韩簌簌(124908315)21:13:04
其实大家习惯先说优点后说缺点,采耳
◆兰雪
是的,如果看作情诗,这里的佛就是西娃内心膜拜的佛
◆张无为
是的,她是诗性地感悟生命存在,落脚点在于人性纠结,其意义自然不同寻常。
◆祁鸿升
无为说得对
◆兰雪
其实,佛都是由人修行而成的,佛性人性合一,由人而佛,如此而已:)
◆祁鸿升
刚才有人说她佛性云云,我不太认同。其实她的诗歌体现了人性的沸点
◆采耳
西娃是通过自己读佛,用佛的知性洞悉了很多事物矛盾而辩证的存在,隔乃非隔,界而未界,
◆张无为
《与我隐形的同居者》在神秘、私密感觉中体验欲望与道德的纠结。
◆兰雪
万物皆有佛性,正是二者合二为一的体现:)
◆祁鸿升
借佛抒情
◆张无为
《哎呀》父爱的神奇呈现,"他孤零零地举着创可贴/把它贴在/我喊出的那一声"哎呀"上"--漂亮。
◆采耳
@兰雪 你的话可能有点歧义,我是这么认为的。佛不是修出来的,
◆兰雪
首先,西娃的这组诗,读懂的前提是了解这七位佛教人物的背景。
了解了,就读懂了一大半。
其次,西娃是在以情诗的方式,颂扬佛,弘扬佛法。所以,西娃自己说,这是一组诗,也可以看作一首诗。这组诗,从不同的角度颂扬佛,弘扬佛法。所以说,这是一组诗。但是,如果单从颂扬佛,弘扬佛法的角度看,又是一首诗。并且,在颂扬佛,弘扬佛法时,又是层层递进的。
当然,如果把这组诗,看作情诗的话,正如西娃所说,也未尝不可。西娃所颂扬的,就是她的佛,她内心所膜拜的佛。至于这佛是谁,是现实生活的哪个,也只有西娃自己清楚了。
至于诗艺方面,这组诗可以说,炉火纯青,皆为上乘之作。尤爱2、6、7首。
◆祁鸿升
西娃的灵性,让我惊叹,她能在不断的顿悟之中,妙语连珠
◆张灵均
中国有宗教吗?
◆韩簌簌:--张老师,何出此言?道教是正宗的国教
◆兰雪
问好采耳,佛如果不是修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又有修行之说呢
◆采耳
我最喜欢的还是《鸽子》这首,是真正的用杀生来忏悔
◆张无为
借佛抒情,佛性更是成为诗意情结,以此感悟存在况味。
《而我们始终离得那么远》中国父女之间奇异关系:家长制?还是别的?
◆西娃
"借佛抒情,佛性更是成为诗意情结,以此感悟存在况味。"
//《而我们始终离得那么远》中国父女之间奇异关系:家长制?还是别的?//
--张老师这个有意思
◆祁鸿升
我们看西娃空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居士。她有没有走到你们所说的佛家境界
◆张无为
《鸽子》--也是宗教情结与诗意融合,尾节神奇
◆任真
佛性,在西娃诗中是明显的,不可回避的,不管写佛还是写生活。
◆祁鸿升
这对我们理解写作的底色很有作用。佛的词根,来源于她的阅读还是来源她的内心
◆张无为
她没有走到你们所说的佛家境界--所以她是诗人。呵呵
◆采耳
西娃是一个有佛心的诗人
◆任真
与佛灵通的诗人
◆纸老虎
祁鸿升的观点我很认同。
◆韩簌簌
人性的佛,或者说佛具备了人性、更合适
◆祁鸿升
不用谢,我非常欣赏西娃的诗歌,她许在佛性与尘世之中,她悬浮着
◆张无为
佛的词根,来源于她的阅读还是来源她的内心--更重要的是,她的诗意观照吧。
◆西娃
哈哈,我只没有被人们误传的佛,佛教的形式缠住
◆韩簌簌
西娃只使用佛来修身,但没说自己是佛教徒
◆西娃
簌簌,我03年皈依的
◆韩簌簌
西娃,原来如此
◆张无为
簌簌说"人性的佛,或者说佛具备了人性、更合适",--是的
所以,我刚才说,人性佛性合二为一
◆祁鸿升
西娃说出真相,佛是她的文化内质,但非她的生命本性
◆兰雪
诗艺对于西娃来说,已经不是束缚她的绳索,她的绳索是她的思想,她到底要走向哪里,走到多哪个层面,,,打通思想的脉络是西娃以后诗歌的关键
◆祁鸿升
慧能世祖提出顿悟之说。任何人都可成佛,但这佛,非彼佛
◆兰雪
佛是西娃思想的内核,,,是她思想的底蕴
◆张无为
西娃:哈哈,我只没有被人们误传的佛,佛教的形式缠住--其实挤入佛门,也难免有纠结——可以不是红尘,但必是存在。
◆李克利
是,比如父母,就是子女心中的佛
◆祁鸿升
佛高至云天,低至蚁穴
◆兰雪
不但是人,万物皆有佛性,呵
◆韩簌簌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七首禅诗第一首特别喜欢,可是第一首读完之后,后面年的六首禅诗,我感觉似乎没有超越
◆西娃
人是人,佛是佛,虽然人都有佛性,但佛性不等于佛
◆祁鸿升(471867353)21:23:44
好!我平时也读金刚经但读得浮浅
◆张无为
她的绳索是她的思想--对,否则难做诗人了吧
◆花语
西娃的诗具有很深的禅意,佛性和哲理,同时,很唯美,小女人。读其诗,有时会随其穿越时空。有很强的深临其境之感,足见其深刻的语言功力和悟性,以及捕捉细节的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