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边缘.艺术》第九期:李南的诗歌

标签:
转载 |
![[转载]《边缘.艺术》第九期:李南的诗歌 [转载]《边缘.艺术》第九期:李南的诗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娃案语:李南说:“诗人是隐藏在人群里的先知”。作为诗人的李南,一直隐蔽在红尘内,知察着人群熟悉的事物,发出她独有的声音。她的声音调子很低,甚至难于从人群中辨析出来。而她的诸多感受都是我们似曾相似却没说出的东西,正是这种似曾相似的感受,使得李南的诗歌接近于我们每个人。李南以平静,平实,平稳的文字呈现出的诗歌面孔,显示出让人亲近的端庄;而在内质上又集中于一种向上的力量和美学气息。使我在读她的诗歌时,想到几个佛学名词:正信,正念,正思维。
有多少时日,我不再独自出门
带上一二本书
穿过花草掩映的山坡
或者铁轨尽头的城市。
我不再祈祷什么,永恒、幸福、欢乐
这些沾满理想的词句
被昨夜的一场大风
轻轻地拿去。
如今,我得到了命运的馈赠――
衰老和沧桑。
生活啊,我终于平静了。
小的枝桠、萌发小的心愿
小的嘴唇、吐出小的诺言
小啊,让我在月光下
垂下肩膀。
天宇的飞翔中,恒星是小的
恒星的旋转中,人群是小的
人类的步伐下,有更小的
蝼蚁、芝麻、尘埃……
小啊!常常让我羞赧和悲戚
面对着大
我没了别的想法。
几朵小花和
无数颗长睡的灵魂
等候在大路尽头,
它们颤动、摇曳
呼唤着我们——
生命旅程的跋涉者
算我在内,低头赶路的人
青春闪回,说着向亲人的
告别辞。
请相信时间吧!
它赐予我们的一切
也终将沿途收回
在大路尽头
在我们厌倦一切的时候。
我去过许多地方:庄稼连着农舍
白天接着黑夜。
篱笆上晾晒的花衣
妇女们在房顶簸谷或选豆
黄牛俯下身去,在水渠边喝水
呵,它在啜饮土地无边的灾难
我独爱这个地理的中国
是因为我没有去过别的国家。
我爱落日下方的垅沟
也爱各种方言、农民干活儿的姿势
一棵萆草斜过它的身体
几座坟茔,让远逝的人群与大地平行。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迷信和战争走过它每一寸肌肤
这就是我的人民:
在风中,他们命若琴弦
你们不知道,喧嚷的城市里
买菜、赶车、奔忙的有我
被利益驱使的身影中有我
如果春天来了,在月照下面
我也会低下头来
看一看睡醒的青草
如果在月照下,我走向田野
那是去平息尘世间的浮躁
去安慰繁星般的灵魂
如果你们是我,也会屏住声息
一边被青春的梦想点燃
一边又被庸常的生活熄灭
唉,只有眼下的情景,使你相信
在春天的月照下
我还在忍耐着一切——
饥谨的内心和一个绝美的夜晚。
它回旋的土路
承载过多少年代、多少车马。
今天,朝远望去:
下槐镇干渴的麦地,黄了。
我看见一位农妇弯腰提水
她破旧的蓝布衣衫
加剧了下槐镇的重量和贫寒。
这一天,我还走近一位垂暮的老人
他平静的笑意和指向天边的手
使我深信
钢铁的时间,也无法撬开他的嘴
使他吐露出下槐镇
深远、巨大的秘密。
下午6点,拱桥下安静的湖洼
下槐镇黛色的山势
相继消失在天际。
呵,过客将永远是过客
这一天,我只能带回零星的记忆
平山下槐镇,坐落在湖泊与矮山之间
对于它
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
度诗歌奖。现居河北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