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雪根》选6首,先睹为快
(2012-12-23 14:16:24)
标签:
转载 |
说明:
月亮花
允许我不理
一棵柳树的关怀
一股灰鞭抽在蔚蓝,或树影弯曲的河面
永远:让我在路上,水在流淌,云在飘荡
那废墟的月亮花
一嘟噜一嘟噜下坠
在我的头顶,一嘟噜一嘟噜
轻轻炸开
请允许华丽的衣服包块石头
我藏起疲倦的脸
我不愿那些盲行的牛羊
突然像灰烬中的几粒火
风吹
风吹过低洼处
带走
露珠的花房
折断前
一棵草稳了稳身子
白霜的高原
风吹过小小岩石的脊背
风吹
星星哭
流速
缓缓的河水从豁口进入
一个人的过去
像天空收回
大地上流淌多时的一道闪电
是的,我们听过干燥的雷声并对着它消失的地方抱怨
那儿出现了星星,银河
哦,星星,请不要拒绝蹲下来喝水的人
请用时光的脊背
背那些想渡河的人到对岸去
纪念
我把你从医院发来的短信删除了
我把你字里行间的孤寂和苏打水的味道删除了
十一年的时光,不一定相知,但相守
我把生活的距离和苦楚删除了
你爱你的亲人,就是爱着我们
我把无言的疲倦,也删除了
我们的孩子,嗯,他还爬在被窝
一边看《妈妈画刊》,一边听《坚定的锡兵》
我把你声音中的思念和担忧删除了
你爱我们,这当然重要
但我一遍遍听着《斯卡布罗集市》
鼠尾草、迷迭香、石楠、银色泪珠、碎片……
乱了。仿佛秩序的某一环突然断裂
但不是他们都拿到了钥匙,而我没有
不是来自地震,而是你的一个亲人在重症监护室
乱了,不是因为现在。
我将写好的回复再次删除,写下这样一行:
1997年。今天。我将你娶进厕所斜对面一间喜气洋洋的新房
你又说:你的时间现在不是具体的日期。你爱我们
无字
六月是三家医院。兰州二院
和千里之外的酒泉医院、玉门镇医院。
六月是两个老人。一个狼疮型肾炎
一个脑血管再次堵塞。
六月是三个儿女。他们在电话里讨论治疗方案,每瓶700元的药
也偶尔说一说睡眠、被训斥的委屈和未来。
六月是三个小孩。一岁多的一个被送到阿姨家看护,一个在幼儿园
学唱歌,我的儿子七岁,在姥姥的病房满脸欢喜找吃的。
六月是三个家。所谓的改革在他们栖身的企业
展开得像一片热烈的油菜花
六月是山河。河水暴涨,千里江山
废墟一片
六月是昼夜。晨昏交替
日期不详
命运之星
终于听到那古老的马车
驶进不眠的深夜
听到赶车人在呼唤
像风呼唤从树梢跌落的风
终于听到那古老马车在街道上轧出的吱嘎声
开始从废胎和废铁中寻找自己的翅膀
在一堆破旧的云和琴键上寻找雪白的棉花
开始寻找青蛙与石块复苏的心跳
在思想的苦井和河流
对着突然空荡下来的夜喊:
请让我揣上沉睡在梦想和尘土里的命运之星吧
那古老马车远去了
风吹过果园
靳晓静
于贵锋的这组诗名叫《无字》很有趣。诗印出来当然有字,只是这些文字本身似乎变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它只是心灵的一些符号,只是挂在进入灵性世界的迷宫的一张示意图,它更像是一条不知名的河流里的卵石,被流水冲刷成完美的椭圆,爱石者在敲打它的声音、察看它的花纹时,才能想到它比个人生命更辽阔更久远的震颤。
于贵锋写下的是一些在纷乱的现实世界中久违了的情愫。诗人写《月亮花》,真有这花吗?但诗人分明看见了,“那废墟的月亮花/一嘟噜一嘟噜下坠/在我的头顶,一嘟噜一嘟噜轻轻炸开”。这是虚幻的,因而它真实。人在月下一瞬间的经验,月光透过树叶落在地上,迷幻、绚丽、声音充盈。然而,如果仅仅于此,诗人最多是一个画梦高手。这首诗显然不在于此,诗人志存高远,在这迷幻的画面中,我们听见诗人的声音像沉重的石头落下,“请允许华丽的衣服包块石头/我藏起疲倦的脸/我不愿那些盲行的牛羊/突然像灰烬中的几粒火”。如此这般,月亮花下的存在如浮雕般凸现,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因灵性的触摸和形而上的观照,具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我们的文化历来对灵性重视不够,诗歌便担当起此重任。人生活在当下,同时又生活在别处(此别处指灵性的世界),现实和灵性这两个世界像交叉小径的花园一样让人困惑、迷茫、兴奋而又动荡不安。和戏剧、小说等叙事性文本不同,诗歌可以直接在人的精神万象中穿行。它听到古老马车的吱嘎声,“开始从废胎和废铁中寻找自己的翅膀”(《命运之星》);它看见一个人的过去,像“大地上流淌多时的一道闪电”(《流速》)。这些让人内心一震的诗句,来自诗人对灵性世界的不倦探索和非凡的想象力。
在这组诗中,《纪念》和《无字》这两首诗似乎从“白霜的高原/风吹过小小岩石的脊背//风吹/星星哭”(《风吹》)这种对大自然的无限感受中回到了现实。这两首诗写医院、病人、亲情,把肉体凡胎的生命写得如此真实,如此疼痛,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读一句叹一声。然而,即便如此现实的作品,诗人要诉诸的仍是人的灵性,存在的意义和归宿,给这些现实的东西以别样的诗意。在《无字》一诗中,当诗人对六月的医院做了如实的描写后,突然笔锋一转地写道:“六月是山河。河水暴涨,千里江山/废墟一片//六月是昼夜。晨昏交替/日期不详”。这种突如其来的长镜头似的推展,将个人渺小的真实境遇张贴于浩大的天地之间,张力无比,令人叹之无语。其实,诗人无论在大自然中还是在世俗生活中,都在找寻着他精神世界的“月亮花”,就像他对着星空吟唱出的那样,“哦,星星,请不要拒绝蹲下来喝水的人/请用时光的脊背/背那些想渡河的人到对岸去” (《流速》).
是的,这便是《无字》这组诗的“流速”,很美,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