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不能成为被欺负的理由
(2024-07-23 10:47:13)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文化 |
《平凡之路》的潘岩刚签了劳动合同,就被要求离职。潘岩拿着刚签的合同背诵劳动法,从人事怼到主任,最终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尽管笔者也常被九零后、00后弄得哭笑不得、无计可施,但越来越多的年轻同仁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维护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这恰是时代的进步。
不由想起亲身经历的故事:
一位三十几岁眼镜男把机场报架上的所有报纸拿在手里,这影响了同样要看报纸的壮汉。“你把报纸都拿走了,其他人还看不看,你真不是人,是中国人的败类。”眼镜男自知理亏,只是这种言语的侮辱让他实在丢脸,他上前理论了起来。先给他一拳,壮汉又给他一耳光。眼镜男去找了保安,回来继续理论,声音也大了起来,“我有错我可以改,你为什么骂人,打人?”
眼镜男的声音太大,参与的乘客多了起来:
一位老师父,“算了,人家块头比你大,再说当心人家还揍你!”
三位女士:“这戴眼镜的是男人吗?这么计较……”
还有些,埋怨光说不动手实在不好看。
当然可能还有不少笔者这样心里赞成眼镜男,却怕犯了众怒的。
突然一位中年男士声音响了起来,“都坐下不要动手好吗,这个社会还是有正义感的。”警察来了,中年男士不仅出面证明是壮汉动手,更给眼镜男留了自己电话,说任何时候都可以出面作证。形势一下变了,摩拳擦掌的壮汉看到警察没了声音,不仅给眼镜男道了歉,直到上飞机,也没见他再有豪言壮语。
“弱小不能成为被欺负的理由”,对很多弱者来说,实现这一点有时很难,很多时候弱者似乎没资格获得平等对待的权利。笔者曾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因为胖,有十几个难听的外号;清高不合群,性格懦弱,经常被同学抢钱;一次因为不从被打倒在地,在几人起哄下,不少同学一拥而上趁机打了笔者脑袋。用笔者父亲和一些老师的话,笔者被欺负因不会讨巧、性格懦弱、成绩很差,怪不得别人。当时的笔者如在无力改变的深渊。转机是笔者转学后,新环境,又碰到了一位坚信笔者有潜力,怎么都不肯放弃的好老师。通过锻炼,笔者体育不仅达标,还参加了校运会,高考更以省重点中学前几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的高校。
正因此,笔者感觉人人可以直言的氛围是多么的珍贵。而社会的文明也许就是能倾听并包容弱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