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山,巴马的水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地产 |
因为工作,笔者也算走遍大江南北,在小兴安岭的边缘,在虎门硝烟的岸边,然而纯粹的旅游却不多,其中最不能忘怀的是广西的山,巴马的水。
那次旅游,我们选择了新开辟的线路,游客人不多,四月份也是不冷不热、适合出门的季节。
先上张亚洲最大的德天大瀑布的图片,气势磅礴,然而因为远处喀斯特地貌的小山,瀑布不仅不让人生畏,反有了处子一样的羞涩,如同我们对待初恋,不敢轻易地亵渎,唯恐玷污了那份圣洁。几位好友乘舟向着瀑布而去,船夫是个瘦弱的女孩,瘦而坚强,做事干练麻利。
下榻的地方已近中越边界,所谓的边界不过是条宽不过几米的小河,对于边民来说,出入国境其实就和走亲戚差不多,边界阻不断山水血脉相连。在我方的岸边,有几个洗衣的女孩,对导游说“那个长发低眉的肯定是越南姑娘。”导游一问果然如此,众人不解,我笑。
我们越过界碑去了边境的贸易区,越南边民虽不识中文,却学会了称呼“老板”,正如缅甸边民学会了验钞机,于是,默默走回。
终于到了巴马,这里被称为世界五大寿乡之一,更有十几位百岁老人,老人们很忙,忙着签名售书,收钱拍照……然而,巴马的水却是真的好,洗手洗脸,如同抹了一层淡淡的油脂,滑滑润润的。在广西的许多天,不知是火麻等清毒泻火还是水之清澈富含矿物质,总之,同行伙伴们每日大便都是黑色,臃肿的我也显得轻松。
百魔洞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些传奇色彩,洞内富含负氧离子,地磁强度高,成为了吸氧、做磁疗的圣地,每天不计其数的外地人在洞内打坐疗养。我们一行乘舟入洞,在溶洞中悄悄穿行,头顶一线天,阳光闪进,此为天眼。即使给我马良的神笔,我也无法描述水的碧,洞之幽。出洞才从仙境回到人间。养生之地少不了“候鸟”般养生的人群,养生可贵,只是太多的房产开发和人群似乎也给环境带来了损害,能实现最终平衡的唯有时间。
巴马虽好,我却更爱小城凤山,其实也在寿乡养老带上。凤山三面小山怀抱,恰如我的故乡。一处山上有幅对联,有陶渊明之情怀的隐者在此修行。其实我们多数人,又何尝不渴望心底的一份平静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