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稳地产,居民是否还会加杠杆?

(2023-08-04 09:21:50)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

重发2016年写作的此文,个人认为长期形成的发展模式尚在转型,2016年时的分析逻辑并未有根本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推出了认房不认贷等利好政策,一直温水煮青蛙的居民也加不起杠杆了。住房刚需、改善需求(尤其是人均资源集中的一二线城市)一直存在,只是这些人的购买力、未来预期、信心和当前房价仍有落差,按目前逻辑,也许仍是时间换空间……抛砖引玉,有兴趣的朋友可根据本文逻辑,自行查找数据(社平收入、信贷数据、人民币汇率<</span>资金流向>等)分析。

2009年,某学者极小范围内谈美国考察见闻:原来我只佩服美国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还是咱们内行。恰遇美国亲戚买房,我陪着去了解次贷危机后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不能不承认在房地产调控上,老美也是稳准狠。他们明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没有购买力的人买房和非刚需炒房,因此采取了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一是全款现金。二是签购房合同前,买主必须装修入住,为防造假,入住前开发商、区域警察会一同到场,确定是自住,才允许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当然你也可以买房用来投资,但买后,政府要强制帮你出租,同时收你巨额的房屋管理费。在这种调控力度下,美国房价不跌都不行。学者说这番话的时候,我国新一轮刺激政策刚刚出台,在低首付、首套房打折的利好政策下,北上广的房价走出典型的V形反转,创出了新高。
诚然美国本身是泡沫的发源地,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同中国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美国银行的巨额房屋贷款和次级债更比中国有过之而无及。但美国房价已经走完了跌、涨、疯狂、大跌、再次上涨的轮回,而中国的房价还在路上。

有兴趣的可搜美国房价走势图:2000.1—2014.3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随后的土地使用权、住房可以抵押贷款,让土地使用权、住房正式成为货币化资产。1998年福利分房取消,中国住宅商品化、产业化不可阻挡。当土地、住房成为商品,且土地供应完全由地方政府控制,当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进度远远跟不上居住需求,面对货币超发,住房的居住功能被极端弱化,房地产市场已完全成为投资主导的市场。

而人均资源占有率最高的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必然成为资本投资的热土。仅以人均教育资源为例(可参考各省高考一本录取率 ),可明白驱动资本流动的原因。

在疯狂的房价的面前,单靠工资性收入买房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按照上海市社会平均工资计算,2005年一年收入可以买3.29个平方,到2015年只能买2.21个平方,按照70平方计算,买套房需要35年。因此,房价上涨靠信贷推动的逻辑不难理解。

但居民加杠杆,已越来越成为危险的游戏: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新增贷款几乎全是房贷。从新增房贷/新增地产销售看,美国07年时的峰值为52.6%。而中国2015年新增房贷销售比升至35%16年上半年更是创历史新高至42%,已接近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峰值水平。上半年新增房贷/GDP高达6.4%,不仅远超日本历史高点(3.0%),也接近美国历史峰值(8.0%)。这都意味着居民购房边际杠杆率或已接近极限!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202382日发文称,加息之所以没有导致美国陷入衰退,是因为美国政府进行了一轮财富大转移:通过让政府大规模负债,收割债券持有者,养肥美国私营部门。他写道:"由于政府的这一协调行动,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报表状况良好,而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报表状况不佳。对比老美,我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报表仍在修复过程中……

三十年职业生涯,靠谱人做靠谱事,愿自己所擅长,能助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九十年代上海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校报主编,复旦硕研,曾任世界500强农牧业外企内刊主编、企划法务总监、副总经理,上海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办主任、人力总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