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文——苏南模式典型企业改制及上市设计
(2023-07-26 09:56:32)
标签:
财经 |
分类: 管理 |
本文通过宇航总厂这样一个典型乡镇企业改制的设计和研究,为中国乡镇企业的改革探索一条新的思路,从而在整体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论文中,本人根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和德国何梦笔教授的“缝隙理论”,详细分析了乡镇企业辉煌的时代原因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为解决“乡镇企业的出路”这一课题,本人运用战略分析方法,并根据邓荣霖教授阐述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在典型乡镇企业宇航总厂的改制实践中,提出了通过“外部人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观点。
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苏南、上海郊区乡镇企业开始兴起,在当地政府的强有力推动下,这些“能人企业”充分利用了中国经济转型时的政策空间,创造了一个个乡镇企业成功的典范,座落在上海宝山区的宇航总厂即是这里面的一个代表。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及跨国企业的进入,随着市场的日趋规范和竞争台阶的提高,政策缝隙明显减小,那种政企不分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宇航总厂这样一个典型乡镇企业改制情况的研究和设计,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从而在整体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1.典型乡镇企业-宇航总厂历程简介
1.1宇航总厂发展概况
1.1.1创业阶段—初创期
一九八八年五月,作为一家区属的民政福利小厂,宇航厂的创始人通过宝山区政府做担保,向银行贷款15万元,同时职工们又集资10多万元,购买了必备的生产设备。企业初期仅靠为国营企业做些简单的拆旧加工来维持生计。
1.1.2企业转型阶段—成长期
一九八九年,由于预见到中国政府将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而中国城乡电网的扩建改造会给变压器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宇航厂进入了当时尚未启动的电磁线行业。刚开始,企业用仅有的十万元流动资金引进了三台拉丝机,并从江苏某国营企业聘请了四位工程师做顾问,但是产品生产出来了却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厂长拿着自己的产品守侯在一个个国营厂的门口,终于当时中国变压器行业的龙头老大—沈变集团松了口,但条件却极为苛刻----货款半年后支付,产品达不到标准必须缴纳货款100%的罚金。宇航厂接下了一个别人都不敢接的热山芋。经过三个月日夜奋战,废品堆成了小山,宇航厂终于以不计成本的代价获得了成功,从此以后产品走进了国营企业的大门。
1.1.3企业高速发展阶段—成熟期
一九九六年该厂所在的电磁线行业面临着一个深重危机,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却造就了宇航总厂近二十年的辉煌。96年初,电磁线原材料电解铜的价格从每吨万元开始疯狂上涨,铜价最高曾达到30000万元/吨。四大国营电磁线企业因为自身的沉重负担而纷纷倒闭。宇航厂却充分发挥自己成本低、经营灵活,银企关系深的优势,硬是闯过了这一难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宇航总厂现已成为年销售额3亿元,拥有员工1000多名,净资产1亿多元的中型企业。
1.1.4企业危机阶段
随着AKTA等同类国际产品的抢滩中国加上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崛起,电磁线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宇航总厂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从鼎盛时期的85%下降到了不足30%。
1.2企业的成功之道
1.2.1竞争力量的理论分析
客户、供应商、同行企业间的竞争、替代品和潜在竞争者等五种市场竞争力量的互相制约,以及宏观环境的作用,使企业成功或失败,而宇航总厂的兴起在借助于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前提下,增加了苏南特色的“能人”作用,我们也可以称其为企业家精神。在对宇航总厂成功的分析中,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和政策机遇(市场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时企业考虑的市场模型同典型的以顾客满足为导向的模型不同。
一般模型为S=f(x,y,z,a,b)(注1)。
其中S代表市场竞争,X代表同行业厂商,Y代表互补品厂商,Z代表替代品厂商,A代表潜在竞争者,B代表本企业。而在中国当时的形势下,S=F(X1,Y1,Z1,A1),X1,Y1,Z1,A1分别代表政策缝隙(政策给予企业发展的空间或非正式制度的优惠)或政府支持的力度、企业家(能人),生产能力和推销手段。
一般模型(见图1.1)
三十年职业生涯,靠谱人做靠谱事,愿自己所擅长,能助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个人九十年代上海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校报主编,复旦硕研,曾任世界500强农牧业外企内刊主编、企划法务总监、副总经理,上海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办主任、人力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