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儿闯盘丝洞》评析实录
(2022-03-29 13:59:44)分类: 评析实录 |
活动名称:《猴儿闯盘丝洞》
活动目标:
1.体验侧面钻的乐趣和“打妖精”的成功感。
2.学习侧面钻的动作,掌握侧面钻的动作要领。
3.能侧面钻过不同难度的障碍,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橡皮筋拉成的“水帘洞”。
(2)3组不同高度呼啦圈制成的“盘丝洞”。
(3)“蜘蛛精”、沙袋若干。
(4)高低桥。
(5)《西游记》音乐。
活动过程:
1.以“小猴子来操练”导入,进行热身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扮“齐天大圣”,拔一根毫毛,呼一口气,进入游戏情境。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和“孙悟空”有关的游戏。
师:大家知道,孙悟空在水帘洞时,还有哪些哪些人陪伴着他呢?
幼:我看过《西游记》,水帘洞里有很多小猴子。
师:是的,今天我就是孙悟空,孩子们,“出来吧,和为师一起去闯盘丝洞吧!”
幼:来啦,来啦。
(析:在多次防空、地震的演习活动,还有日常的生活、游戏中我观察发现,我们班孩子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正面钻的动作技能,但侧面钻对他们来说还较有难度。为了使侧面钻这一较为枯燥的基本动作得以充分练习,本活动是在中班体育活动——《闯关》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以猴子为主要形象,并加入了孩子们熟悉、喜欢的《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和“闯盘丝洞”情节,增加了戏剧游戏化和情境化,同时把原来活动里只有侧身钻的动作拓展到钻爬、投掷等综合动作的练习,增加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运动量。
)
(2)随《西游记》音乐做热身活动,主要活动头颈部、上肢、胸部、腰部和腿部,并重点练习伸腿,为侧面钻做铺垫。
2.通过“小猴子学本领”,引导幼儿学习侧面钻的动作,掌握侧面钻的要领。(利用场地一)
(1)难点前置——练习“缩身术”,为学习侧面钻做准备。
师:孩儿们,妖怪来了,看谁的身体能缩到最小躲起来?
幼:我都蹲下去把身体抱起来了。
幼:我躲在柱子后面去,妖怪找不到我。
师: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身体缩成最小的样子呢?
幼:要蹲下来,低下头。
幼:蹲下去抱紧自己。
小结:低头——弯腰——缩身,身体变小。
(2)自主探究过“水帘洞”,幼儿个别练习侧面钻。
师:从水帘洞下钻过,身体不碰到水帘子,手不能扶地。
幼:老师,涵涵碰到帘子啦。
幼:佳佳是爬过去的,不是钻过去的。
幼:老师,我怎么老是会碰到帘子呀。
幼儿分享钻的经验,并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出侧面钻动作要领:“伸腿、低头弯腰钻过去、收腿”。
(3)巩固练习侧面钻,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示范动作。
幼儿自主练习动作。
(析:在“钻水帘洞”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究用正面钻、侧面钻等多种方法钻过障碍物;在“小猴子打妖精”环节中,给不同能力的幼儿依次提供了大、中、小三个不同高度的“盘丝洞”,鼓励幼儿适度挑战,巩固侧面钻的动作要领。)
3.创设“小猴子去嬉水”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放松身体,感受游戏乐趣。
(析: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增加活动的戏剧性
,以“小猴子来操练”“小猴子学本领”“小猴子打妖精”和“小猴子去嬉水”的情境主线,将原活动中的只有侧身钻的动作拓展到钻爬、投掷等综合动作练习,不断使情节得以深入,逐步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运动量,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玩耍、尝试、探索、总结,从而掌握侧面钻的动作要领,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
)
后一篇:做幸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