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什么?一般认为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可以这样认为,无论在何处,都存在着马太效应。作为大家熟悉的中国股市,这一效应也值得投资者深思。
当看到一些“白富美”和“高富帅”的奢侈糜烂生活时,作为每天努力工作只求温饱的你是否总感到愤恨和不满呢?当看到身边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屡屡受到老师表扬时,作为每天努力学习却成绩平平的你是否感到郁闷和无奈呢?当看到外围股市迭创新高,投资者获利丰厚时,作为坚守在中国股市的你是否感到悲哀和感叹呢?上述的情况就是反映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经历了近22个春夏秋冬的中国股市,无论从国内外股市走势的对比,还是普通股票之间的对比,都存在着典型的马太效应。
近年来,投资者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A股与外围股市的走势出现明显的差异。虽说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中国与外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股市经济等重要成分也很容易与国外扯上关系,但是由于国内机制等问题的存在,A股和国外股市存在着明显的马太效应。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为例,前一段时间该指数上摸到了13661高点,距离2007年最高的14198点不足5%的空间。也就是说,经历了五年时间后,道琼斯工业指数基本修复了所有的失地。而从2009年最低的6470点上涨到最高的13661点,累计最大涨幅达到111%!然而,中国股市近年的走势却令投资者大跌眼镜,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距离2007年最高的6124点还有200%以上的距离。而2010年A股的年跌幅为14.31%、2011年年跌幅为21.68%,2012年截至目前的年跌幅为7.82%。对于美国等地区股市,中国股市的走势可谓是惨不忍睹。这也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最好表现。
虽说A股整体表现不佳,但是个股却有不同的表现。以近几年为例,非周期性的股票表现远好于周期性的股票。医药板块属于非周期性行业的代表,尽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对于这一行业而言影响不会太大。结合其近月的走势图分析,自五月初以来,大盘基本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累计跌幅达到20%,而医药板块在这期间跌幅不大,表现远好于大盘。相反,作为周期性行业的代表行业,如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等近年来的表现基本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惨”字!以钢铁行业为例,随着前期铁矿石价格持续攀升,行业成本不断加大,同时面临着产能过剩等消极性的问题影响,钢铁板块在2007年见顶以来基本呈现出长期下跌的走势,从当时板块指数最高的11203点跌至最低的2830点,累计跌幅超过70%!非周期性和周期性板块之间的对比也是一种马太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短线客关注的强势龙头股,在市场里很好地体现了“强者愈强”的效应。以前期遭到暴炒的宝莫股份(002476)为例,该股自上市以来基本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格局。而从7月初开始,该股出现了无量加速下挫的走势,但这一阶段也是主力洗盘的末期。八月中上旬,该股凭借着页岩气的概念出现了飙涨的走势,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股价便从5.19元上涨至12.19元,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30%!在飙涨的期间,股价基本在盘中完成整理的走势,基本呈现出日创新高的格局。作为资深的短线客,这一类股票便成为他们追踪的对象。因为在极度强势的前提下,由于“强者愈强”这一效应的存在,股价上涨的惯性很大。即使不幸追高被套,其后多数会有一次二次冲高确立顶部的过程,而被套者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出逃。相反,如长期走弱的股票,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下滑惯性,尽管累计跌幅巨大,但是其未来的下降空间仍然无法确立,买入者屡屡被套。因此,便应验了“弱者愈弱”的原理。
按照“马太效应”的原理分析,当前的A股属于“弱者愈弱”的状态,在没有出现明显的见底信号前,投资者若盲目抄底,则可能成为弱市的牺牲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