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山·三江汇流乐趣多(3)

(2014-09-25 07:31:07)
标签:

cctv-4

远方的家

江河万里行

唐天骄

旅游

分类: My_Journey
乐山·三江汇流乐趣多(3)
从大佛脚下回来,路上偶遇的热心观众送了我一捧洁白又香香的栀子花~好像青春的脚步也虽着栀子花开芬芳四溢


乐山风景漂亮,这绝对是不必说的,而说到乐山,很多四川人更能想到还有味觉上的一种记忆。好比说到说到重庆,你会想起重庆火锅;说到成都,你会想起双流兔头;说到万州你会想到烤鱼,似乎这四川大地上到处都是好吃的~乐山也有自己的味道,比如跷脚牛肉,比如西坝豆腐,比如甜皮鸭,比如麻辣烫~这里要提前预告一下,甜皮鸭也是我们乐山之行的美味一站,后面再说这道美食。这里先给大家说说我眼里的麻辣烫。

麻辣烫在我的小吃名单里可是历史悠久了,我还记得还在上中学的时候,青岛的麻辣烫就是一碗只有红薯粉,几叶青菜,一点榨菜粒和一点炸花生米组成的辣味粉丝煲。那会自己并不算是爱吃这样的麻辣烫,但是麻辣烫的小店里熏肉大饼总是很好吃,所以午餐时间都会随着大家的意思光顾。到上了大学,去了南方,才知道麻辣烫原来有那么多种类,基本上就像是简易的小火锅,你喜欢吃什么样的菜都可以放进去。我们女生最喜欢吃,因为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选择麻辣烫,把爱吃的全都一锅烩了。现在工作了,居然因为这次出差,才知道,麻辣烫的发源地,就在乐山!
乐山·三江汇流乐趣多(3)

因为麻辣烫实在是太熟悉了,熟悉到你不会去问它是哪里来的,它流传了多久,是谁发明了麻辣烫,要不是这趟旅行,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打开百度,去搜索一下麻辣烫的历史。而现在,它的发源之地就在我们脚下。见到了徐师傅,我才发现,小小的麻辣烫并不是只有我们想象之中那样简单。你看到的每一锅汤,每一口料,还有汤里的食材都不简单。一道小吃流传至今,总有着属于它的原因。
乐山·三江汇流乐趣多(3)

徐师傅并不保留,他带我看了他的麻辣烫汤底加工地,告诉我了怎么才能做出一锅美味的汤,而后他告诉我怎么才是最地道的吃法,最后他给我讲自己创业的故事。其实,我觉得对于受众来说,这其间最重要的话看似微不足道,但我很想在博文里再把它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徐师傅说,虽然他的店面桌子一只铺开到门前,可是我在他店里闻不到浓烈的呛人的辣味,却是一种清香。吃完以后,衣服上有辣味,可不至于弄得像三天也吹不掉,这就是因为他的锅子里没有加香精,没有用化学的味道让你虽然感觉刺激,但第二天身体却会有不同程度的轻微不适。其实好多人都说,小吃多多少少都让人担心,所以这句话送给徘徊在档口前的你,学会甄别,保重自己。

都说人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乐山,大佛每天照看着这个城市,人们似乎也在这种环境这种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佛脚下就生活着这样一个老人。他70多岁的年纪,每天乐乐呵呵的自己生活在船上,最大的喜好是喝点小酒,采访他的间隙,他的率真让我看到了他的可爱,他不好意思的跟我说,船上那会没有开水,所以没办法招呼我喝口水。然后自己从床头拿起了一个小瓶,嘬了一口,眉头都没皱。我看向他,他又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我就好点喝酒,你要不要喝一点?我连忙摆手。这份率真真是让我和当时同在船上的摄像师都觉得他像自家老人一样。他就是被当地人称作三江守护神的田三哥。

乐山·三江汇流乐趣多(3)
我与田三哥!

田三哥的生活非常简单,从前,他就是江边渔村里的一个普通人,每天划船出去在江里捞鱼,用自己编的巨大的竹筐来网鱼。直到现在,老人家居住的渔村变成了三江边上的一个旅游景点,自家也有了饭馆和小卖部,他仍然住在自己报废快艇做的船屋里,喝着不贵的小酒,抓着江里的小鱼,一顿不吃就想的慌。虽然身边的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可是有一点对田三哥来说没有任何变化,那就是这么多年来守在江边,随时准备救起落水的人们。记得当天采访完,朱导就很感慨,他说世间还有这样的人,什么也不求,只是守着自己心中的一份责任。现在还能想起来他爽朗的笑容呢,眯眯着眼睛递给我一个咸鸭蛋,喊我一定要吃了。大佛脚下的三江守护神,他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