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火柴

(2018-05-17 21:17:28)
标签:

火柴

围裙

饭食

衣服

岁月

分类: 散文随笔——西风

文/塞外胡胡

母亲的火柴


想家的时候,想的最多的是吃母亲亲手做的饭。
在我的记忆力,母亲是全家人的救星,一日没有母亲屋里外屋忙碌的身影,一日全家人饥肠辘辘,忍饥挨饿。
母亲是节日里最为喜庆的天使,为全家端出满桌子的美味佳肴;母亲是平常日子的温饱,一日三餐,不论别人是忙是闲,照样不误肚肠,令全家吃上可口的饭菜。
母亲的胸前,时常挂着一块兰布围裙,围裙的襟摆上有一个敞口布兜,布兜里长期装着火柴。
我常想起,母亲半跪在灶堂前,把干柴放进灶堂里的情景,那顺手掏出火柴划火的姿势非常优美自如。
那整个的一个动作,灵巧轻盈,随着一声有力的哧响,莹莹的灶火就燃烧起来。随着柴草噼噼啪啪的声音,烟火味和米香味从屋子里弥散开去。
母亲是全家的伙头军,深知道柴米油盐的重要,样样也就像兜里的火柴一样顺手而齐备。记得那时,厨房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饭厨碗柜啥的,只有锅台后一个土坯搭成的碗架子,碗碟居中,上面是饭盆和干粮,最下层便是柴米油盐。
母亲手勤利落,经常围着锅台抹抹擦擦的,碗架上挂着一块白帘布,洗的雪白雪白的;上头的盆盆罐罐以及底层的油盐酱醋,也都用白帘布盖着。所以,从大门外进来,一进屋,就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印象。
有时候,母亲的布兜里找不出火柴,那毕竟就是洗了围裙,火柴放在别处了。但是知道的人只有要闭着眼一摸,火柴就在碗架子底下,最捷便的角落。
因此,你可想象母亲是个做事有条理,说话有分寸,举手投足都非常得体的人。特别是治家理财,原本不太富裕的家庭,看上去却人人温暖富足。
那时候,据别人说,我家是村里日子过得最好的。其实,我家与别人家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也和其他庄稼人一样,挣工分,种镐头地,只是母亲勤俭节约,把生活打理得有条有序。
过年了,来到年根,每个人都要添置新衣服,而随之就有旧的衣服送人。吃的也是这样,自家人孩大老小的都熬堪着,谁舍得把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放在嘴里,那时连馒头都吃不起,过年了, 蒸锅馒头,一分散家里也就剩下几个,然后当稀罕尝尝鲜也就是了。似乎别人高兴比自己高兴更令自己开心。
初一十五,母亲有敬菩萨烧香的习惯,遇时清晨,第一件事就是洗漱干净,带起围裙,顺手从围裙兜里掏出火柴,烧上一炷香,作揖鞠躬,看香烟缭绕,香气迎鼻,然后转身做饭去。期间,那盒方方正正的火柴总是捏在手里,大灶小灶,炉子灯盏,都等待母亲一样一样点燃。
父亲有吸烟的癖好,如果家里来了客人,首先一件事就是把烟递到客人面前,当客人把烟叼在嘴里,不论点火方便与否,母亲总是第一时间从兜里掏出火柴,给客人点烟。那从容乐道,一下子使客人感到亲切热情,想说的话一下子涌上心头,人到了,情也到,意也到。
我记得,那红头木棍儿的火柴盒在母亲的兜里放着清香,每一次被母亲擦亮,都升起一股温馨,给家带来无比的温暖,使每个人的脸上绽开幸福的欢笑。
我记忆中母亲兜里的火柴总是擦到三分之二的地方,余下的三分之一,盒子破旧了,擦纸快用完了,可是每一根完好无损的火柴棍儿都等待着一个漂亮的燃烧。母亲也总是以最完美的划火技术,让最后一根火柴,烧得最亮。期间,总是看好那点可擦的擦纸,仿佛每一根火柴早已就在擦纸上占有自己的位置,母亲只是按着位置排擦。
在母亲的手上,火柴盒里的火柴,每一根都是幸运的。就像夜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星光。
母亲擦亮火柴的那一刻,火光照亮母亲的脸庞,那一张没有怨恨,没有忧伤,凝神而安静的脸,映着火光,就像一位送火的神仙,用燃烧给人照亮生活,用明亮给人希望。
母亲已经七十九岁了,时常还要做点家务,其中最不忘的就是乡村大锅饭。这时,不由自主记起母亲的围裙以及围裙兜里的火柴,母亲实实在在做了一辈子的家务,一辈子的饭食,岁月就像火柴棍儿一样,一支一支擦亮,一支一支燃烧。
母亲的岁月还有多少,是的,我们在母亲的身边,有几多难舍,舍不得看亮,舍不得取暖,那亮那暖,都是母亲的生命啊!

2018.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涅槃彼岸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