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门上的事(六)——姥爷的外面儿
(2017-11-30 19:45:29)
标签:
借钱随份子脾气猪人 |
分类: 散文随笔——西风 |
文/塞外胡胡
我说的那时候,离现在很远,远得这个世界还没想到我。
居母亲说,别看姥姥家穷,穷并不代表着不讲外面儿。外面儿就是与外人的友好往来,人情事理,比方,人活着要有刚强志气,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事不能不要脸面,吃饭不能不看势头。所以,姥姥姥爷一个想法儿,也就是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家有事儿了,就算是穷得饿着肚子,冻得裤子提不起来,也得想尽法子去捧场凑份子。经常的话说就是:“再穷也不能不让人瞧不起。让人知道了,我是有名有姓的,体面的事儿我可做了。所以,等我家有事的时候,给个信儿,你再忙,手头再紧,咬着牙也得给咱捧场来。”
我是相信姥姥家讲外面儿一说的,有点事儿就想讲排场。家里掖掖藏藏就别提了,单说姥爷去随份子,往往临启程的时候腰包里还是空空的,这时候“车到山前必有路”就应验了。毕竟姥姥跑了大半个村子,挨门挨户笑着借钱,说明借钱的理由,然后就得答应人家什么时候还钱。因为姥姥就是有扒倒东墙补西墙的本领,所以不难此项。但是姥爷就不行,每到这时,他闷声不响在屋子里抽烟,等姥姥回来。等姥姥手里拿着急用的钱回来了,姥爷就收拾得干干净净满面风光,出门去了。
姥姥是个很干净利落的人,村里有结婚的请他做娶亲娘子,一问哪年月流行什么样的衣服,姥姥的面子就是能借到时新的衣服穿。姥姥很知足。姥姥也曾经给别人穿过自己的衣服,有一件稀世奇装双凤披肩就是姥姥曾经的骄傲,一直穿得褪了色,年代不实行了,才算是拉倒。
母亲说,只为这个,家里孩子们可吃了不少苦头,幸亏姥姥想得周到,知道家里啥情况,就面子是面子日子是日子,不管在外有多风光,回到家里就算是心情不好,也不能拿孩子撒气。可是姥爷就不一样了。有一年冬天,天下了雪,姥爷就出去随份子了。
那是一家子表亲,儿子结婚,因又是借钱随份子,姥姥就出去借钱。可是天不早了姥姥也没给他借到想要的钱数,姥爷就满嘴的怨言。他骂了亲戚骂邻居,好像全世界都惹了他,都看他热闹似的。他说:“掏澄那俩钱儿还这么费事,你等我反过手来,就让别人都看看。”
姥姥就说:“你也别等着反过手来让人看看,就说眼下吧,一家子人就靠着那点粮食过日子,你净想着折腾那把粮食还饥荒,我看等明年秋天青黄不接别饿死人就是好的了。我这答应人家,过几天就还钱,我看你编的疤瘌筐,秫秸秆儿折子,笤帚篓子啥的还值几个钱,赶紧拿集上卖了吧。”老爷听了不知声就走了。
到了太阳压山,姥爷就回来了,一进院门就立睖下眼睛,怒气冲冲寻排场。姥姥和孩子们都知道姥爷这是喝了酒,想起心事,上来心不济了。明知道在这个时候和他较劲肯定找死。就鸦雀无声等着他骂一顿睡着了,也就没事了。
可是家里的破猪圈里有个瘦猪,自打来了就不服管束,自来的破猪圈就圈不住他,三天一跳墙,两日一翻天,偷鸡摸鸭子,从打来了家就没消停过。这会又把头探出猪圈门子,吱吱叫着,要出来。姥爷就把满肚子气对准了它。从门后就拿起一个木缸子照准猪脑袋就砸下去,可是这猪由于经常挨揍,有避险的经验,就一缩脑袋,姥爷打空了。姥爷就气上加气,一脚踹开猪圈门子,发疯似的要把这头猪活活打死。姥姥一看就着急了,现在离过年还远着呢,万一把这头猪打死,一家人还指望它过年呢,就一边喊一边去拉着。这时孩子们怕姥姥挨揍,就去拉扯,姥爷就不管猪还是人,胡乱砸了一顿,最后把杠子丢开,进屋躺在炕上睡着了。
挨过打的人和猪,似乎都见了血,有的身上发青,打重的孩子捂着伤处哭,有的生气直嘟囔,猪在圈里哼哼,好像都不说好听的。
姥姥一见只有姥爷一个人惹得大家都气愤,就觉得姥爷被孤立起了,若是有人拿刀杀了姥爷恐怕也没人拉着,而姥爷如今正可怜巴巴躺在炕上睡觉。就替他争辩说:“都别说了,他也为了这个家操心。一家子这么多人,要是没个有脾气的人支棱着,那还叫日子!”于是谁也不敢吱声,她就默不作声去给老爷做小锅饭吃。
姥爷每次出门喝酒回来都抱着肚子胃口不好多少天,姥姥就把家里很少的秋麦粉拿出一点点,给老爷擀面条,切点葱花放点荤油炝锅,然后等着,等姥爷夜深人静的时候起来,姥姥就侍候他坐在炕上吃面条。这时候,老爷满面红光,脸上汗毛流水高兴地一五一十对姥姥说今天随份子的事儿。
姥爷是个很会看事的人,姥姥更是个很会听事的人,从哪些事中不断总结经验,自己的长处,自己的短处,给别人捧场,也就预示着圆满了以后自家的事情。通过认识别人,显摆自己,也有几分做人的自豪。实际上,若真的等到自家有事别人来,还真不容易。在姥爷这里,这想法也就像做梦一样,盼啊盼啊,直盼到舅舅和姨娘们站在大门口,威风凛凛看起来真是个大人了,不管是喜怒哀乐,都抵挡住别人的白眼儿,总算是有几分盼头了。届时,亲戚也打听,朋友也呼唤,自家人也围着转了,姥爷的脾气也小了,脸上皮笑肉不笑,也总算是有了几分阳光。
那年月,姥姥和姥爷对对双双非常恩爱,俩人坐在一条长凳上,在哈大街照过相。都穿一身的青。姥姥的小鞋,姥爷的毡帽都一尘不染。可是不知道,家里的孩子啥样。我母亲说:“那就不错了,一家子有那么一丝影子,你就别管孩子是否有衣穿有鞋穿,或者哭哭叫叫。总之,大的拖着小的,就像猫叼耗子似的,黑黑的小土屋子,从一个旮旯,拖向另一个旮旯,不知不觉就长大了。”
也就姥姥姥爷有那点追求,所以人活天地间许多讲究,中国老百姓才有了那么多你来我往,外面儿上的事情。
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