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第一脚——除夕(三十五)
(2015-02-20 22:25:22)
标签:
情感 |
文/塞外胡胡
除夕的太阳,像一位翩然现身的仙女,在蒙蒙的晨雾中跃出山巅。此时山村还沉浸在辞旧迎新的红绡梦里。
阳光伸出轻柔的手掌,大地敞开温厚的情怀,从头到脚抚摸,那么温暖,那么迷醉,那么虔诚,人间万物顿生美满幸福和谐!
一夜烟花次第开,红绡满地落尘埃;
东风呓语不识路,总有春芽入梦来。
——胡胡
山村里的大年,总是带着古老的色调, 除夕夜春晚尚未开始,爆竹烟花便在村头响起。西村响着爆竹,东村做着准备。整个山村像是总起来的一大褂鞭炮,一家挨一家响,一户挨一户开,就这样不断头的,一直响到午夜十二点。西村的过来拜年,东村的还没吃完饺子。过后,整个山村都活跃起来,映着满街满胡同子的灯火,家家户户开始拜大年。老年人正襟危坐,接受晚辈的朝拜,一波子刚走,另一波子已经跨进门槛。平时不好笑的,这会也要露出六到八颗牙齿,自己笑,逗得别人也开心。一直持续到黎明。
这习俗,在民间自古流传,随着年代不同,更有新的特色。城市里的人们大多回老家过年,而老家大多在农村;在农村,那种团聚的热气,至今依旧。多少年不见面的人,一见如故;平时不相往来的人,拜起年来都像亲人一样;从未踏进的门坎的人,只要你心中有祝福,就尽管送出去,送出的多多,得到的就多多。
这年代,能保留民俗风气的地方不多了,过去,我们总是苦涩于那一缕乡愁,故乡在心中,总有摆脱不掉的痛苦。而今,我们只为故乡保留的民俗果实而自豪。
我们居住的山村,就是个古老的村子,在赤峰市西部,大名丁家地,小名龙须沟。现年月,其他的好多地方都已经规整了,而我们这里却还保留着土房土灶,熏黑的屋子。所以越是年节,越是味浓。
一到除夕,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在祝多讲究中村子仍保留着“撒岁”的习俗,也就是在院子里人走道的地方撒些秸秆,人的脚步踩上去,发出刷刷的响声,然后拿这些秸秆烧火煮饭。撒岁的秸秆是脱胎的苗芽,是换骨的草秀,总之踩踩苗子,长得更秀齐。虽然迷信一点,但到底提醒人们,庄稼以苗子为主,踏青、踩青苗都是壮根的一种。庄稼壮了根,收成不发愁!
今年的除夕,我带着女儿出去拜年,除了“踩岁
”之外,还踩了那么多的红香屑,也就是爆过的烟花。发现今年的烟花又比往年多了许多,家家院子里都有厚厚的一层,把整个院子染红了。我在网上看到许多人说空气污染一条,但在我们村里,我只认为这是有钱。俗来有句“土包花钱,光棍听响”的说法。而今,没钱土包,有钱光棍,你没个响儿给大家听听,谁知道你光棍了,还是土包了。
我和女儿还踩了村外第一脚,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如果说拜大年送问候,送的多多,得到的多多 是有使以来的伟大创举,那么村外之行,也是一大创举。我们顺着出村小道,走向山野,来到远离村子八里之遥的六道梁。在山梁上,俯瞰四周,像王羲之再作“兰亭序”,游目骋怀!
我发现,除夕的野外,非常宁静,往日里在天空飞翔的鸟雀都杳无踪迹;就连地上的兔子,松鼠,耗子,都隐匿行踪。原来,天上人间,都知道过大年,都在家里和亲人团聚呢!
我女儿说,我最近患了感情不疲症,对什么都感兴趣。我说:“感情是泉水,越挖越旺盛。”
一夜烟花次第开,红绡满地落尘埃;
东风呓语不识路,总有春芽入梦来
——胡胡
——2015,2,20
前一篇:目野无痕——晴天(三十四)
后一篇:归宿——天堂在呼唤(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