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塞外胡胡
今天是2015年1月24日,农历腊月初五,冬阳灿灿,和风气爽,是丁村大集的日子。
以往这段路都是骑摩托走,很少步行,总觉得把时间浪费在走路上,是浪费。现在不这么想了。人到中年,身体容易发福,走路是一项最好的体育锻炼;特别是野外漫步,精神焕发,性情陶冶,是难得的享受。
刚出村子,就看见村外的道路上,聚拢着赶大集的人们,有的单个,有的结伴,三三两两,扶老携幼。由于农村不是城市,天天有流动市场,随时可以买东西,农村大集每格三五日才有一次,所以隔了五天买东西的人们,就显得心花怒放,兴趣十足。
我的兴趣也很足,一来观光,二来去集上买大枣栗子花生,好在腊八节煮腊八粥吃;再就是遇上运气好,村闲事主任开恩,打开书橱,由着我随便借几本书看看。
我是独个走的,出了村子,路边就是野外。更远一些看,视野里堆满山头,村庄大多在山的脚下。此刻村庄被淡淡的晨雾笼罩着,着一层纱似的,迷迷蒙蒙,显得冬天很单薄。有的老村看上去不规整,但那大多红砖红瓦红墙,更加靓丽透明。
每走一处,我念着他们的名字。说来也好笑,老祖宗生来不识字,不识字的好处就是给人起出的名字很实在,田地的名字有:小梁头、小官地、大长垄、斜翅子、南北垄、大阳坡、一顷一、两顷二、三十六亩地、等等。村庄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南房身,北景,南景,双庙,差不梁,西道、三岔口、逃来兔等等。每个名字都蕴含着一些不大不小的故事。有个地方叫范家沟,那定名是范家的天下。有个地方叫做孩子坟,孩子的不幸却在人的口头上得到永生。
大集很热闹,百货齐全,熙熙攘攘。大底自古民间风俗,越是年前节下,越是买卖兴隆。赶年集的,年货一直买到年根,过年时的东西可买,过年以后用的东西觉得划得来的也买。就这样,家家户户,几乎应有尽有。原来花钱是愁事,现在生活富裕了,钱花就是开心。我买了大枣栗子花生之后,来到闲事主任那里,闲事主任酸溜溜,作作相,让人厌恶。不过转瞬间和风细雨,他该办的事情,到底也没躲过村民的纠缠,书还是借到了。我一手提着装书的篮子,一手提着装东西的塑料袋,悠悠荡荡往回走。不觉得劳累,也不觉得费心。
回来的时候,有人把车停在路旁,探出头来说:“你拿这么多东西,上来吧!”我道:“不不,谢谢了!”走得更加起劲。
以往有车不载很生气,现在有车想载却不用了。
寒冬腊月,美丽人间,乘车的人们,匆匆而过,还没看清脸色表情,就走远了。有些走着的人,大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腋下领着孩子,手里拎着买来的货物,花花绿绿,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一些家长里短。
谁家没有家长里短呢,有的让人开心,有时也让人气恼。我始终被家常理短困扰着,但也学会了不去纠缠他,他也就碍何不了你。此时此刻,人间腊月天,天高云淡,超然悦性,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

2015,1,24
加载中,请稍候......